◎ 陈若鱼
赏石人品观赏石“十德”,是爱石、赏石、藏石之真谛。
自然纯朴,不矫揉造作
天然观赏石之所以珍贵,首推它的自然品性,它是微型的大自然、缩略的宇宙,它所散发的纯朴气息,向人们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它所有的奇与美,只有建立在自然品性之上才有价值,若因加工打磨、酸泡凿洞、激光上色等,破坏了其自然美,就等于摧毁了它最珍贵的品性和价值。
坚贞不屈,不动摇变节
人们爱石,并非欣赏所有的原石,而是需要千挑万选,但在其众多标准中,质地坚硬与否却是不变的基本原则。质地蓬松的石头,无法成就优质的石肤,且易碎、易损,收藏价值不高。只有石质坚硬、石肤光泽度高的观赏石,才会备受青睐,它能轻松承受各种重压和打击,经得起风霜雪雨、雷轰电击、惊涛骇浪、山崩地裂。在江河之中,它们是中流砥柱;在高山之巅,它们是擎天一柱……
淡泊名利,不哗众取宠
石之高洁,在于其淡然,甘于寂寞,不事喧哗;在于其潜修之志,即便遭人百般践踏,依然岿然不动,纵使被弃之于荒郊野岭,也不自我堕落,依然默默地接受着自然的打磨。
说石之高洁,并非要人放弃名利,或视名利为洪水猛兽。有名有利不是坏事,但过于执迷则不可取。
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
常年玩石者会发现,观赏石鲜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作,它历来坦荡,本质外露、表里如一、形神一致,少数者还能“土屋藏娇”。
观赏石的品德反衬出石界中某些人品卑微者,为谋取虚名暴利,绞尽脑汁弄虚作假,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他们所造之物“品位”极高,初看让人震撼,看破后则大倒胃口,即便一时未能识破,但由于造假破坏了石头的自然神韵和天地灵气,久观必索然无味,真相迟早大白于天下。
深沉定静,心不为物转
石之定静,无可比拟。这是一种“禅”的品格,石友应借石自省。
厚积薄发,不轻浮骄慢
在自然界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一方方美妙的观赏石形成于火山熔岩的凝结、地壳运动的挤压、水流泥沙的冲刷,尽管它们凝聚日月天地之精华,可只有被世人发现,出水出土,才能初成正果。以石为镜,可以知深浅、知高低,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大智若愚,不胡言乱语
石不能言最可人。石,虽有大智大德,然从不张口就夸,虽满腹经纶,仍求学不止。它坠入江河,则沉入水底,不愿抛头露面;位于高山,则藏身土中,隐名埋姓。这绝不是要人效仿石之品德,而是提倡少说废话、假话、空话、大话,更不说妄言绮语、恶言秽语。
高雅脱俗,不低级趣味
人们爱石,爱其高雅、爱其韵味、爱其品德。观赏石最可人,它让人感到平静、安详、愉悦。石不仅是石,还具备了诗的情趣、山水的意境、禅的顿悟。
修德养寿,顺应自然规律
人们喜爱观赏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赏石恒久远,一方永流传”,每一方观赏石,不但“寿比南山”,而且未来之寿命无可计算。
观赏石之所以能有恒久寿命,在于其宁静的心态、在于其知足常乐、在于其淡泊名利、在于其随顺自然规律、在于其不空耗精力。观赏石是人们心中长生不老的偶像,其以德养身、健身之道,对人们追求健康长寿极具借鉴意义。
乐于奉献,不惜粉身碎骨
自古以来,从小乡村到大都市,铺路架桥、立庙盖房、园林山水建设,哪一样不是石之奉献、石之付出?我们爱石、藏石,就是要学习观赏石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主旋律,唱响石德歌,对石界的各种负面现象予以无情揭露,对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维护石界和谐繁荣的人和事加以大力推崇。
观赏石之德,远不止这些。希望能对人们探求和宏展观赏石的高尚情操,对石界精神文明的进步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