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武夷岩茶:皮相与精神内核的完美结合

01-03

武夷岩茶:皮相与精神内核的完美结合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一个人要得到万世好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出自我们颍川的同乡郭嘉,给了答案:

要帅,要有才,要有气度,要有智慧,要忠诚.....

一泡武夷岩茶要生得讨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盖碗中的老丛水仙给出了答案:

要有好的外形、剔透的汤色、软亮的叶底......等元素。

我们时常在手机的圈里,看到武夷岩茶的“艺术照”。

可以说,武夷岩茶的照片是常年活跃在各尺寸的手机屏幕中的,它们在镜头里,各种美好,各种靓丽。

让点开图片细细品味的人忍不住夸赞,“哇哦,真是好茶啊!”

同时,它们还会因为可以在各型号手机间进行传输,从而给“隔空评茶人”提供了不少便利。

“xx老师,帮我看看这泡肉桂如何?”

“好的,把干茶、茶汤、叶底的图片发给我看看。”

“emm,外形不太匀整,黄片都没挑干净,汤色有些轻浮,叶底倒是好看的,像铁观音一样鲜嫩鲜嫩的,茶还行,工艺没做好。”

“老师,这是毛茶。”

“……”

呃,满头黑线的李麻花无语问苍天:毛茶你发给我评什么.....

一段小插曲,只能说喝茶人何苦为难喝茶人呀。

话说回来,品评一泡茶叶,可不是看图说话,武夷岩茶的皮相在几大茶类里并不出众,过去还被人说成是“乞丐的外形”。

不过,随着大众对武夷岩茶认识的逐渐加深,坊间对武夷岩茶的评价正在以火箭的速度提升。

甚至,都有人觉得它那“黝黑的肤色”看着甚是健康有活力,越看越是顺眼。

看吧,相由心生,评价,也由心生。

《2》

不过,如果你就此认为,两者相差不多,那也不一定对。

别看岩茶的皮相都很相似,但其实,坊间也有“相高一筹”的说法。

匀整度、卷曲度、紧结度这些基础的皮相标准先不提,一根合格的岩茶外形,起码得有婀娜的“S”型身材吧。

这些之后,还要看什么呢?

在合格线之上要显得更高级,对皮相还是有许多要求的。

让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它:干着的时候要有粗粝感,湿的时候要丝滑柔软。符合矛盾冲突带来的美感。

具体来说,那就是,武夷岩茶的干茶,不能太光滑,得是亚光面的,细看之下似附着白色颗粒状,有人说是“面带白霜”。

白霜的点缀在视觉上无疑是加分,就像水果形状的软糖上面常常会撒点白砂糖点缀,看着更让人有食欲。

一股子黝黑看着过于扁平,甚至有些油腻,着上些许白点,看起来立体饱满多了。

而冲泡后,叶底则要展现绸缎面般的油亮,就像鲜活的生命要从杯底里呼之欲出。

手指去拿捏叶底,感觉柔软无骨,像少女的腰身。

这样的岩茶,方才具有高级的皮相,是老茶客心目中的曼妙佳人(茶)。

《3》

当然,高级的皮相必然有与之相符的精神内核。

比如,焙足火的茶比轻火茶显白霜的几率更大。

白霜是因为岩茶的焙火工艺把茶叶内质逼出至表面,升华凝结成霜,附着于干茶——说白了,白霜是茶叶内含物质的结晶体,焙火越透,越能更多地逼出内质并达到转化的目的。

有白霜的武夷岩茶,在某种意义上说,算是火功到位。

而“火功”,则是通向岩茶精神内核的通道之一。

有句话说,无火不岩茶。

甚至有人觉得,足火的岩茶才值得一喝,才能展现传统岩茶的魅力。

虽然这种认知过于绝对,但却也说明,在广大岩茶发烧友心目中,“焙火”和“火功”二者,对于成就一款岩茶,至关重要。

焙火,可去茶叶里的涩水、青感,让茶的香气滋味转熟,越焙越香甜,越焙越醇厚,最终呈现岩茶的终极精神内核——岩骨花香

也有人通过干茶的亚光色来判断其是否炭焙,当然,这也稍嫌武断。

不过,炭焙的岩茶,确实要比电焙来得粗糙,来得有颗粒感,充满烟火炙烤后的野性之美。

由此来看,炭焙茶肯定更具备武夷岩茶的原始精神内核。

试想一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武夷山有电吗?再往前推,两三百年前,人们还不知道电为何物。

在没有电的时代,只有炭,能赋予武夷岩茶不俗的灵魂。

细看杯中之茶,橙红色并泛着光晕的茶汤,不带一丝杂质至透亮光华,满满的果胶质感如同果冻般诱人,如此卖相实在是秀色可餐。

试想,如此一杯高级的岩茶,经过入口、过喉、回韵等一整套的体验,留下唇齿生香、余音绕梁的高级身心享受,这难道不是岩茶好皮相所对应的精神内核么?

还是最plus级的那种。

《4》

这些年,岩茶上去了。

好风凭借力,送它上青云。

于是,我们看到,热销之后,粗制滥造出现了,不顾武夷岩茶的外形胡乱生产。

问之,答曰:好喝就行,外表不重要。

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产量增加了,品质却切切不可下降,否则,岂不是自掘坟墓,自毁长城么?

如果一家餐馆因为客流量增加而忙不过来,开始在摆盘上节省劳力和时间,相信这家餐馆距离关门也不远了。

当食客评价“刚开始挺好吃,客人多了,反而做得不好”的时候,离这家店关门,也不远了。

回到岩茶,道亦同理。

尤其当下,喜欢“云喝茶”、“隔空评茶”的人不在少数。

甚至还有看一眼干茶或茶汤,便能点评出三五七道的大师级网络评茶人。

有这帮“以貌取茶族”的存在,武夷岩茶的皮相,岂不更加重要?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贵妇犬

黑宝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