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艺术大师】韩焕峰深度解读张之先生新作《铭砚椎影》

02-29

【艺术大师】韩焕峰深度解读张之先生新作《铭砚椎影》

张之,原名建国,号丁山客翁,斋号拾遗斋、砚斋。1952年4月生,河北黄骅人,中共党员,1993年文博图系副研究馆员。原沧州市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曾任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书协副主席。

现为河北省书协顾问,沧海印社艺术导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沧州市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

善草书刻字,喜篆刻铭砚,好装池传拓,痴旧物收藏。

师承郑熙亭、肖一先生。著有《拾遗斋旧砚新铭》《铭砚椎影》等。

我与张之先生是沧州黄骅老乡,且有很多缘分。如:书缘、印缘、乡缘、邻缘、砚缘等不一而足。就今天由沧州文化研究会为主导并主办的《铭砚椎影》张之新作出版研讨会,我就来谈一谈与他的"砚缘"。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在黄骅剧团工作时,因与张之先生同好篆刻,我们就有了鱼雁往来,便成了知音和好友。1984年10月有缘我与张之先生同被调到原沧州地区展览館工作,他书法,我篆刻,我们就朝夕相处了。有一次我到他家串门,发现他家有不少砚台,从那时起就知道他喜欢藏砚了。出于友情我就把我存的一块绿色石砚(桃形残砚)赠送给了他并向他请教是何石?他端看后当即告诉我此砚名为"洮河石砚"。张先生对此砚也很喜欢自然重视,并对此砚底部残缺的地方进行了修饰。

转眼一晃过去了38年,在这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张先生的藏砚规模越来越大,砚石藏得越来越多,层次质量越来越高,年代也越来越久远。据考证他的藏砚应推到夏商时期,那时虽无笔墨,看形状亦是砚形,张先生定为"古研器",亦可称谓砚的雏形。数十年来,张先生喜砚、藏砚、赏砚、考砚、修砚、写砚、刻砚(铭)、拓砚(铭),在砚台的研究上下足了功夫,可谓达到如痴如魔的程度。由于多年的积累,功夫不负有心人,于2005年他的第一部专门研究砚台的著作《旧砚新铭》得以出版。此书出版后,在收藏界引起很大的反响,说他是"藏砚专家"不为过也。

张之先生向来是位做人低调,做事高调的人,他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而且做一件成功一件,并且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如大运河(沧州段)碑廊的落成就是他的杰作,就甭说他在职时主管的刻字入国展了,在全国一直是名列前三甲,足以见他背后的付出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12前年他退下来后,更是集中精力来著述他的新作——《铭砚椎影》,一部300余页厚书,这一著就是10年。每方砚得考证出处,而需要写出诗文和心得,待砚铭文稿完成后,除他自己书写外,又恳请全国各地书友来书写,待征集到书写好的砚铭后,他又亲自镌刻,然后再椎拓砚铭。此书收砚202方,撰铭269首,拓片344幅,这其中的繁琐和工作量就可想而知了。当人们知其详情时,给予他的美誉是"十年磨一剑"。

我与张之先生不但在一单位工作过(后他调沧州市文联工作),而且是《一丈邻》远的近邻,有幸的是我"近水楼台先得月"了。《铭砚椎影》一书中收录我赠砚一方,我书他刻砚铭三幅,封底印一方(图1),不得不说是因"砚"而结缘。


文章开头我所言赠张之先生"洮河砚"一事,我万万没想到,此砚在他那里收藏了38年后,又物归原主,给我送回来了,还赠我一部《铭现椎影》。我再三婉拒,他就是不允,只好遵从。我接过残砚反复端详,残破处不见了,完整统一的纹饰,看不出任何残缺和修饰过的痕迹,无疑是张之先生精妙之作了。送人的东西哪有再收回的道理呀?张先生说:韩兄,此砚这在我手里已存放了38年,已欣赏足了,残缺我也修饰好了,此砚台也收录在此书了,所以该"完璧归赵"了,他这一番话说的我心里热乎的,多挚诚的朋友呀。他边说边翻开书的第116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幅醒目照片,一幅是砚台原石,另一幅刻有张之先生字迹的拓片,左边则是文字介绍:砚名:洮河石。

福从天降。砚长16.6cm宽13.3cm高2.7cm色绿而微蓝,石质细腻如玉。砚面桃形,额首雕蝙蝠云纹,四侧内敛,砚一侧边缘有残,经余修饰,浑然一体。

刻铭:友人赠砚,亦是有缘,修壁补垣,庶几天然,拾遗斋记。

洮河石: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洮河砚始于宋代。石质细密晶莹,清丽动人,有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等特点。宋代苏轼有《洮砚铭》"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岷,至中国"的题记。

蝙蝠有:飞鼠、天鼠、挂鼠、老鼠、皮翼、盐老鼠、夜燕、天蝠等别称。蝙蝠的"蝠"字与"福"字是同音,而且蝙蝠还会天空飞翔,所以就有着"福从天降"的寓言。

作者对洮河砚的一番考证和表述,把此砚诠释的有条有理,明明白白,可窥张之先生对各种砚台的研究不仅细致入微,而且言之有物,论之有据,不得不让人敬佩。

有幸的是,我与张之先生是不足丈的近邻,我又一次"近水楼台"啦。在编辑《铭砚椎影》期间,我为他写了三幅砚铭,全部由他自己刻治并拓就收录在书内,现分述于下。

砚名:红丝石。开堂无池砚长16.8cm宽10.8cm高3.5cm

颜色:色紫,质地细润,纹理红黄相参。有堂无池,造型雕工简练。

刻铭:青州出产佳砚石,寒润如膏贵唐时。何幸唐亡又千载,手抚此砚说红丝。拾遗斋属铭,瓦斋主人书(韩焕峰书)。此砚无疑是作者根据砚之质地和红丝纹理为其定名。从作者诗中了解到,此石出产于山东青州,唐朝时取石为砚,唐朝已过千余载,如今抚摸着砚石的红丝,感概万千。

砚名:端石。缺角砚长

19.7cm宽12.1cm高4cm。

颜色:色紫,石质极为细润,呵气如云,有冰纹、玫瑰紫青花,鹅湉、鱼脑冻等石品。堂深凹,雕如意池,砚岗处刻"缺角砚"。造型浑厚古朴,砚尾角残缺,与余藏《刁公墓志》碑帖有同一缺憾。

刻铭:刁公墓志,出土已残。今得瑞砚,两物相怜。一帖一砚,璧合珠联。拾遗斋记(韩焕峰书)。通过砚铭记述,作者藏有《刁公墓志》碑拓片亦缺一角,与此砚相同,见其两物作者才写出"两物相怜"的记述。

砚名:潭柘紫石,玉寒漫像砚长25.6cm宽19.7cm高5.3cm。

颜色:色紫,有翠斑等石品,额首开椭圆形池,砚面雕云龙纹。两侧刻朱惠民书联:"满屋陶泓存大雅;一床清气卧古风。"背阴平阔,刻韩焕峰题铭:"似鬼非鬼,似怪非怪,入君砚林,藏石遗斋。杜玉寒漫像,拾遗斋勒石,时己丑秋月瓦斋主人寒石题。

作铭:玉寒漫像,砚兄题铭,君子同伴,得以永年。潭柘紫石,产于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老虎山一带。紫石砚始于明正统年间。紫石质地晶莹温润,缜密坚实,研墨无声,易于发墨。紫石砚是北京地区古老的砚种,有独特的品质,深受书法家和砚友的喜爱。

这方砚铭是笔者,见画家杜玉寒为张之造漫像后之赠句。此漫像之造形画出了张先生的形貌特征,夸张地让人忍俊不禁,才有了"似鬼非鬼,似怪不怪"地调侃句子。张之先生随之应奉了"玉寒漫像,砚兄赠铭"的回复,怎能不说我们之间建立起的"砚缘"呢?当《铭砚椎影》一书进入照排阶段时,张之先生拿着一块印石来到"瓦斋"来意是请我为该书刻一方封底印作压卷之用,我欣然应允。日后,我取庄重风格地汉法篆刻了这方"铭砚椎影"印,作为永久纪念,且又成了我们兄弟间"砚缘"之印证。

《铭砚椎影》出版后,张之先生首先为题写砚铭的书友们分寄赠书。11月10日,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在石家庄呈明书店为《銘砚椎影》举办了围读会。之后,为沧州师院图书館、沧州市图书馆等有关图书馆捐赠图书。继后,又由沧州文化研究会、沧州收藏家协会、沧州市书法家协会、沧海印社联合主办了《铭砚椎影》张之新作出版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韩焕峰先生发言


研讨会由刘桂茂先生主持


张之先生讲话


应刘桂茂先生之嘱,现将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整理成文,故取名为《砚缘》。

为张之先生新作《铭砚椎影》出版,有感而发写了二十韵,以示祝贺!

《铭砚椎影》,出版发行。

十年磨剑,砚斋内工。喜砚藏砚,自刻砚铭,名家集雅,题写寄奉。赠君一砚,洮河丝红。吾亦参与,篆书写铭。题砚三款,三生有幸。封底篆刻,"铭砚椎影",余被邀刻,印章殷红。.友谊永在,金石有情。共事卅年,"一丈邻"中。大献爱心,张之先生。沧州师院,图书捐赠。雨潇主持,同行同行。捐赠仪式,拇指翘擎。文藏书印*,研讨砚铭。同道好友,纷纷发声。赞美有加,夸书湛精。研会结束,大家合影。学术盛会,圆满成功。

注解:"文藏书印"是指河北省沧州文化研究会、市收藏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沧海印社。

作者简介:

韩焕峰,字寒石,号瓦痴,别署瓦斋主人。1948年3月生,河北黄骅人,沧州博物馆研究馆员。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艺委委员,中国书协会员,河北书协篆刻委名誉主任,沧州市文联名誉主席,沧州国学院第一副院长,沧海印社社长。

担任“百年西泠·中国印”大型篆刻海选活动、“金石弘源”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第九、十届篆刻评展、首届“介堪 去疾杯”全国泰顺石篆刻大赛、“吴昌硕国际艺术奖”诗书画印大赛等复审评委,“东楼书院杯”《诗经》篇目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评委会主任。

先后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书、印作品数千方(幅),收录专集数百部。先后六次在日本展出,饮誉港、澳、台,法、巴、加等国家和地区。

多次应邀先后到央视“鉴宝”栏目、“书画频道”栏目录制节目。应邀参加“大美之春”“榜样春晚”大型节目录制。三次被邀访问新加坡举办个人展和讲学,受到该国总统纳丹会见。应邀率团出访日本做文化艺术交流取得圆满成功。

书印作品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中共党史馆、国家博物馆、纪念馆、艺术机构收藏。

玉手镯能卖多少钱

石榴石的鉴别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