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铜元,较清朝时期,铜元的面值和版别要少得多,但开始收集起来也复杂难以记住,要彻底熟悉了解民国时期的铜元,对于其历史,我们不能不知!
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西新军宣布江西独立,制造了新式铜币“大汉铜币” ,币正面书“大汉铜币 ”,正中刻“赣 ”,左右“辛亥”纪年,下缘书面值“当制钱十文”,背面图案是表示革命军军旗的十八星图。
1912年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军政府后,开始铸造“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字样新式铜元。
1913年后,各省份陆续铸造新式铜元,面值不一,版式也有别。
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开始铸造袁世凯银元,并作为“国币”,袁世凯肖像的十文铜元发行不成功,遭商民抵制。
1916年袁世凯称帝,改元“洪宪”,湖南铸造了“洪宪元年”当十,新疆铸造“当红线十文”。
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开始逐渐将货币主导的铜银转向纸币,铜银在货币发行体系中地位逐步下降。1933年开始废“两”改“元”,全国大部分地方的铜元流通变得更加稀少。
1935年国民党政权稳固后,开始铸造一分、半分两种古布图铜元,共发行7个年份(二十五年至三十七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铜元暂停发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在1931-1934年间,四个革命根据地(中央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川陕根据地)均造有面值不一的铜元。
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铜元作为法定货币的历史任务彻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