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和氏璧:揭秘古代奇宝传奇

05-19

和氏璧:揭秘古代奇宝传奇

我国历史上“完壁归赵”的故事源远流长,脍炙人口。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代,秦昭王骗赵国说,愿意用十五座连城换取赵国的一枚宝璧。那时候,秦国兵强国富,实力雄厚。赵惠王既舍不得宝壁,又不敢得罪秦王。无奈,只得派大臣蔺相如护送宝璧到秦国去。蔺相如向秦王献了璧,见秦王没有给城的意思,就凭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把璧从秦王手中弄回来,巧妙地送回了赵都。

这枚宝璧就是奇妙的和氏璧,追本溯源,和氏璧出自《韩非子》中“卞和献宝”的故事。那是远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楚国人卞和,于楚山(今鄂西北荆山地区),发现一块宝石,就献给楚厉王。当时,玉石匠不识此宝,说是一块石头。楚厉王就以欺王之罪,命令武士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厉王的儿子武王继位后,卞和又把这块宝石献给武王,武王又以同样的罪名,砍掉了他的左脚。文王继位后,卞和不敢再去献宝,终日抱着这块宝石,在楚山下大哭,一直把眼泪哭干,流出血来。有人把这件事禀告了文王。文王派人去问卞和:“天下受刑被砍去双足的人很多,为什么最数你悲伤得厉害呢?”卞和回答说:“我痛心的并不是双足被斩断,而是这块奇宝被人认为是石头!”于是,文王命令玉石匠精心琢磨,果然是一块晶莹光洁的奇宝。后人为了纪念卞和的发现,就取名为“和氏璧”。

拉长石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璧环象天”,诸侯、天子器重用玉璧作祭天礼器。所以,和氏璧便成为各诸侯国你争我夺的对象,演出了那幕“完璧归赵”的闹剧。秦始皇得和氏璧,统一六国后,由丞相李斯撰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鸟虫形篆字,经玉石匠镌刻其上,始成国玺。汉高祖刘邦从秦二世手中得到后,封为“传国玺”。

遗憾的是,和氏璧传到南北朝时的永嘉年间,在一次战乱中失落了。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奇宝,真的像历史记载的那样价值连城吗?这就成了考古和地质工作者探讨、争论的一大难题。有人曾认为和氏璧是一块玉。不过,就目前所知,荆山地区不产玉。况且自黄帝到春秋战国,青玉、白玉、碧玉,皆有所见。楚国的玉石匠不可能不识玉石。1921年,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论及,和氏璧是产在荆山地区基性岩中的拉长石。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而且不经琢磨往往难以发现这种闪光。自然,荆山地区有产拉长石的基性岩脉,但迄今尚未发现这种具有宝石性质的拉长石。

绿松石

目前,有相当多的地质学家认为,和氏璧很可能是一种“绿松石”的矿物。绿松石也叫“绿松子石”或“土耳其玉”。通常为天蓝色、绿色,极好的透明晶莹。它的化学成份是含铜、钼的磷酸盐。如果把它放在火中燃烧,会爆裂,从而变成褐黑色。在我国青海、西藏等地,喇嘛使用的佛珠一般都是用绿松石加工的。人们称之为“瑟瑟”、“甸子”或“靛子”。湖北荆山地区,古代叫襄阳道。因此,人们把这里出产的绿松石取名为“襄阳甸子”。

且不说这种绿松石没有古书上说的“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自”的闪光,而且,目前的市场价格和玉石差不多,远没有历史传说得那样价值连城。显然,要证实和氏璧就是绿松石,还为时尚早。至于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奇宝,还是一个难解的谜。

宠物小猫有狂犬病毒吗

兰亭集序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