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进山徒步需谨慎,安全装备不可少

07-04

进山徒步需谨慎,安全装备不可少

山间徒步,是不是有点太火了?!


前有大学生“闪现景区”,一天登一峰,五天爬五岳,创下4600公里长途拉练纪录;后有打工人冲锋衣、工装裤、登山杖全套备齐,周末弹射进山,汲取“淡班精华”。


徜徉自然当然好,但徒步或许比你想象中危险。打开社会新闻,浙江台州,驴友横渡峡谷落入激流丧生[1];四川贡嘎山垭口暴雪,徒步者帐篷中遇难[2];“95后”女生武功山遭遇极端天气,失温离世[3]。


大实话是,普通人可以尝试徒步,但千万得做好调研和准备。草率进山,相当于开启了玩命的盲盒。


你以为的“山间走走”,稍有不慎,真的会秒变“极限挑战”和“荒野求生”。



极端天气,无从预测



即使在所有户外探险运动中,山地徒步可能也是最危险的那个。


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其中山地事故216起,涉及人员545人,在总事故中占比超过一半,涉及人员最多[4]。


中国登山协会的统计同样佐证了这一点。据《2021年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低海拔登山”和“徒步穿越”连续多年事故高发,2021年全年,93.3%的户外登山事故,56.92%的死亡人数,都与这两个项目相关[5]。


事故频发的原因,正是因为山地徒步看起来十分“无害”。多少人一双网面运动鞋、一件外套、一瓶矿泉水、一部手机就进了山?庞大的参与人数加上淡薄的安全意识、欠缺的技能装备,遇见突发状况,风险抵御能力几乎为零[6]。


恶劣的天气、险峻的地形,都是徒步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 图虫创意


然而,看似“安全”的山间徒步,恰恰是一项充满突发状况的运动。纵观历年山地事故,引起连锁事故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通常叫“天气”。在有关户外运动的天气依赖框架模型(WDF)中,天气对7个主变量、32个自变量不断产生着影响[7]。可以说,选择山间徒步就是选择了与“不确定性”作伴。


一场典型的徒步事故很可能始自一个普通午后。


上一秒风和日丽,下一秒就是雷电、暴雨、冰雹、狂风甚至“雷打雪”[8]。你懊恼出门前没看天气预报,其实看了可能也没用,毕竟局地强对流天气大约提前43分钟预警[9]。更何况,山区自成一套复杂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对于突发性、局地性、隐蔽性都很强的极端天气,慢报和漏报时有发生[10]。


在山里体验极端天气,和在城里很不同。雨雾、低云使能见度迅速下降[11],黑暗中,“暴雨-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次生灾害链可能正悄然成型[12]。


湿滑的山路让你摔了一跤,好在没有受伤——但很多人就不像你这么幸运了。一项基于阿尔卑斯山区的徒步死亡研究指出,导致死亡的原因看起来都很“普通”,比如,在湿滑路面滑倒(36.4%),在松散路面滑倒(32.5%)和绊倒(26%)[13]。


夜幕降临,气温下降,你裹紧了防水冲锋衣,但为什么越来越冷了?一项针对市面上50块冲锋衣料的研究显示,冲锋衣洗涤后,极端情况下面料的静水压降至洗前的31.94%,透湿率增加至洗前的425.66%[14]。换句话说,面对突发天气,大多数冲锋衣的压膜、涂层都会损坏,甚至完全不顶用。


一件优质的冲锋衣能有效抵御严寒侵袭,让徒步者在严酷的环境中也能保持温暖与舒适 / 图虫创意


更何况,很多冲锋衣不用被雨淋,防护作用已经堪忧了。某省纤维检验局曾随机抽检市面上10种冲锋衣面料,其中50%的Ⅰ级面料、40%的Ⅱ级面料都不符合国家标准[15]。


装备不给力,体内热量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失温”现象。体温降至33-35℃,人会剧烈寒战,语言不清,无法控制肌肉;体温降至32℃以下,人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彻底丧失意识[16]。


幸好你准备了雨衣和急救毯,暂时保住了体温。至于中暑(是的,雨天也会中暑)、高山肺水肿、森林瘴气……先别去想。手机没有信号,包里预备的卫星通讯和导航装置派上了用场,救援队接到讯息,终于确定了你的位置。


然而当心——上山容易下山难。由于“急于回家”、“返程体力透支”等各种因素,15:00-21:00是山地事故发生率最高的时段[7]。


好消息,你只是为周末的徒步之旅在刷推送。坏消息,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水事件增多[17],这样的惊险事故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山中生物,暗藏凶险



山中生物也是很多人徒步的动力源之一。当了五天替罪的羊、儆猴的鸡、拉磨的驴,真的厌倦了人类世界。找找同类,不过分吧?


然而,和山中生物“贴贴”,可能没你想得那么温馨。


过去几十年间,几乎所有大型食肉动物袭击人类的次数都显著增加。在北美,土狼(31.0%)和美洲狮(25.7%)是大多数袭击事件的罪魁祸首,其次是棕熊(13.2%)、黑熊(12.2%)和狼(6.7%)。欧洲的棕熊(9.3%)和极地地区的北极熊(1.9%)也呈现出类似的增长趋势[18]。


研究显示,食肉动物袭击次数增加的趋势,与从事户外休闲活动的人数增加显著相关。这其中,“在黄昏、夜晚进行户外活动”是人类遭受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18]。另一项基于动物袭击死亡的尸检研究指出,从空间上说,“侵入动物领地”则是导致伤亡的首位因素[19]。


山林深处,土狼等野生动物可能会在此潜伏,须保持高度警惕 / 图虫创意


小型动物同样不容小觑。


这其中,蛇咬是很常见的受伤类型。湖南岳阳地区183例蛇咬案例分析显示,“野外玩耍”凭借20.5%的占比,仅次于“农活”(49.7%)和“捕蛇”(21.7%)之后,成为患者被蛇咬伤的第三大主要原因[20]。青岛及周边地区的蛇咬案例呈现出相同趋势,患者受伤原因中,“小路、草地行走”和“山林游玩”占比达41.1%[21]。


不起眼的昆虫,也可能暗藏凶险。


一项针对马蜂蛰伤重症患者的研究显示,伤后肝、肾、血液、凝血、肌肉受损的发生率为100%,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导致死亡[22]。2003年7月,广东就曾发生蜈蚣咬伤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案例[23]。


鸟类可能携带并传播禽流感病毒,徒步时需保持安全距离,减少不必要接触 / 图虫创意


微生物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在1415种已知的人类致病微生物中,868种(61%)具有动物源性[24]。憨态可掬的刺猬可能携带新布尼亚病毒,让你患上死亡率高达20%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5];鸟类能够传播H5亚型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26];汉坦病毒通过松鼠的排泄物感染人类,可能引发严重的肾综合征出血热[27]。


阿巴拉契亚山道334名徒步者曾参与调研,24%的人都报告自己遭到蜱虫叮咬[28]。作为重要的病媒生物,蜱虫能传播约32种原虫、83种病毒、14种细菌,包括作为生物恐怖战剂的“贝纳柯克斯体”,进而引发森林脑炎等多种疾病[29]。


即使和各种小动物保持了距离,病原体也能通过动物粪便、尸体等途径进入土壤,并经由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进一步扩散[30]。安葬一只可怜的麻雀,趟过一条清凉的溪流,不知不觉,你可能已悄然“中招”。



徒步组织,水平参差



想降低山间徒步的风险,最重要的就是学会“风险要素识别”。而很多徒步活动之所以事故频发,就是因为参与者、组织者都缺乏分辨风险的能力。


“小白”进山,事故高发。据中国登山协会分析报告,近年来,“个人行为”和“亲友结伴”类的事故数量增长趋势明显,2021年,两类事故共占据事故总数的84.09%[6]。


经验丰富的队员才能为团队增添安全保障,他们能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迅速作出反应 / 图虫创意


新闻里被困山林的“驴友”,很可能只是几名徒步社团的大学生“特种兵”。一项针对大学生户外运动的调研显示,排在事故原因前3名的因素分别是“盲目自信,安全意识薄弱”、“户外技能不熟,技术动作不规范或错误”和“户外知识匮乏不能胜任活动任务”[31]。


依照国家体育总局规定,在除西藏以外的地区,要登上超过3500米的独立山峰,必须提前1个月申请,并组成符合要求的团队:由法人单位发起;队员2人以上,参加过省级以上登山协会组织的登山知识和技能基础培训及体能训练;配备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登山教练或向导;配备符合要求的防寒、通讯、生活、医疗等基本器材装备[32]。


徒步、穿越、露营等户外活动常被认为不在报备范围内,但实际上,像贡嘎大环线、“长穿毕”、乌孙古道等很多热门徒步路线,都会经过高于3500米的海拔地区。由于没有团队,也没有提前备案,遇到意外情况,往往不能及时得到救援。


团队行动时应确保联系畅通,及时分享定位 / 图虫创意


即使找到组织,也不见得安全。目前,组织类似活动的大多是社会体育组织、民间团体,甚至“微信群吆喝局”、“互联网搭子局”,资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应急、监督、风险评估、人员评估等机制都处于建设初期[5]。今年6月初,北京某商业团体发起“新手可报”的初级徒步活动,却因组织方不专业,演变成一场持续爬山12小时、断水断粮6小时的“玩命之旅”[33]。


因此,真要徒步,还是自己做点研究吧。美国国家公园曾给出一套评估徒步难度的公式:爬升高度(英尺)×2×徒步距离(英里),乘积的平方根即为评级数值[34]。


山中徒步,要做到对自己心里有数 / [34]


此外,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也很重要,一个没有锻炼规律的健康成年人,最大心率约为 196.6.86-0.74×年龄[35]。如果不顾运动手环上的实时心率,坚持在徒步中“挑战自我”,可能导致心肌纤维撕裂、心血管硬化,长此以往,甚至会增加房颤和心律失常的风险[36]。


澳洲知名徒步网站曾建议,长途徒步之前,可以提前5-6周开始针对性锻炼。比如,通过跑步、游泳等有氧训练提高心肺功能;通过举重、俯卧撑等运动增强力量,尤其是腿部力量;通过骑车提高灵活性和稳定性,降低崴脚风险;再比如背着包训练,让身体尽快适应“负重模式”[37]。做不到?那徒步就有点“作死”了。


如果想尝试“冈仁波齐转山”等高难度路线,但没条件通过低氧房、低氧帐篷、低氧面罩等做高原缺氧环境预训练[38],又戒不掉茶、咖啡这种会抑制血红素铁吸收的饮料,就要做好急性高原反应的准备。


不止生理强度,心理韧性也很关键。针对专业徒步登山者的调研显示,这些人具备相同的心理特质,比如能够一丝不苟地进行准备、持续高效做事、受挫后快速恢复、在挑战性场景中保持坚韧等等[41]。几百米的小山坡就哭爹喊娘的脆皮打工人,没有这样的素质,也不必非要挑战自我。


网友总结得好,徒步其实是一项关于放弃的艺术。

豹纹龟

海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