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神奇的土地:龙舒白桑园——
地理标志“舒城小兰花”和“白霜雾毫”的发祥地!
说到龙舒白桑园,名气可大了,爱喝安徽“舒城小兰花”茶叶的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我的记忆里,更是仰慕已久,亲之敬之。
有幸不久前,让我身临其境,近距离拥抱了龙舒白桑园,了解了龙舒白桑园“兰花茶”的神奇。
安徽省舒城县晓天镇白桑园村,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万佛山脚下,植被丰茂、气候温润,是舒城重要的名优茶生产基地,其生产茶叶历史悠久。
据《安徽茶经》和《中国名茶研究选集》记载:“舒城县以龙舒白桑园产品最著名,为兰花茶的上品”。据《晓天区志》:“晓天茶叶唐朝就享有盛名,明朝时期进入国际市场,光绪年间年销茶叶千余引(每引折现约60公斤)。”
1952年,国家为了增加茶叶出口,将传统的兰花茶改制为“炒青”绿茶,唯白桑园为特区,继续生产加工传统历史名茶——“舒城兰花茶”。可以说,在上世纪的60~80年代里,“龙舒白桑园”就成为了一种品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嗜茶者们都为能喝上白桑园兰花茶感到莫大的幸福与荣耀。
1954年,前苏联援华驻皖西专家指名要喝龙舒白桑园兰花茶;
1956年,海军大将徐海东曾专程来舒,购买龙舒白桑园兰花茶带回品尝;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办公厅每年都要在此采购100多斤兰花茶。
1986年,县农业局与县科委茶叶专家在白桑园村开展“小兰花”茶标准样研制,1987年成功研发了“白霜雾毫”和“皖西早花”品牌。
著名影视演员宋春丽品赞“龙舒白桑园”茶
近年来,龙舒白桑园生产的“白霜雾毫”舒城小兰花,在省内外茶叶评比中,屡获大奖, “舒城小兰花”茶传统制作工艺,也因此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人江吉平,就是土生土长的白桑园村人。
白桑园村民组,是白桑园村海拔最高的村民组,海拔在640至880米之间,境内三面环山,山腰以上密林修竹,山腰之下茶园丛丛,山脚边溪水长流,夏无酷暑、冬无极寒,常年云烟飘渺、雾气笼罩。
在这片茶园里,有20多棵与众不同的茶树,后经专家鉴定为“古茶树”。这些古茶树,只有当人们俯下身去,才会发现它的奥秘。
这些茶树,根茎长得粗壮,一般茎围在40厘米左右,在茶农许国华家茶园中,有人发现一棵根茎最粗的茶树,其茎围达60厘米。
据专业人士推算,这些茶树树龄大约在200年至300年之间。
白霜雾毫,从1987年在龙舒白桑园研制以来,先后获得安徽名茶评比第一名和部优名茶称号,多次获博览会金奖。
白霜雾毫,属条形烘青绿茶,外形秀巧,芽叶自然舒展,如兰花初放,色泽翠绿,毫锋显露,香气清鲜持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成朵。
如今,在龙舒白桑园,还流传着一段“兰花茶”的传说。从前,在晓天当地有一位名叫“兰花姑娘”,采制的茶叶极富特色,形如兰花、兰香突出,深受前来购茶的山东茶商喜爱,不仅如数收购还抛出高价预定。
为此,勤劳的兰花姑娘便不畏劳累日采夜制,还带动乡里乡亲共同采摘,最终因劳累过度不幸离世。
乡亲们出于对她的人品及高超制茶技艺的崇敬,便将此茶取名“兰花茶”,同时将她安葬于今天的白桑园村民组。
之后,又有传,此地诞生了18棵由“兰花姑娘”化身、可昼采夜发、香味突出的“神茶”。
白桑园村民组,现有农户15户,50多口人,家家以茶叶为主业,制作的“白霜雾毫”舒城小兰花名优茶多次在国家及省市县茶赛中拔得头筹。
有9户生产的茶叶,已被有实力的企业包揽,其他6户的茶叶,也是早早就被市场订购,而且价格要比市场上同期的茶叶高出好几倍,真叫“酒香不怕巷子深”。
白桑园村的村民们,虽然生活在高山之上,出行不便,可没人愿意离开这块养育他们的土地,他们已成为这“神奇”土地的主人。
近年来,来白桑园村采购茶叶、调研茶产业和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龙舒白桑园不再是一块深睡的土地。
2019年在晓天举行的舒城开茶节(王厚年摄)
【有一个名叫“寿星”的网友建议:龙舒白桑园的名茶已经是高山打鼓----有名在外。但是不能只讲白桑园村民组,应该努力把全村的各村村民组的茶叶提高品牌。
白桑园村地处去万佛山旅游必经之路,也可以去发展旅游业。白桑园村河东与河西一河相隔但是地质不同。河东的山是青石,河西的山是花岗岩。白桑园村民组与下面的和平村民小组之间有一处刀削一样的山峰。是怎么形成的?或与地质冰川运动是否有关。河的上游还有一个老龙潭,这也是特有的。
桑园村原来有水磨,现在可建起来作为旅游景点。铁炉冲原来朝阳庵山后有一块光石板坡度山可供旅游爱好者爬坡。还有一个下平田。这些都是开发旅游景点。
还有一个最好的景点就是太平村民组的山上有一个太平寨。寨有四门。有储水的地方。是太平天国天平军所建。当时有一个姓施的武师在白桑园村落户所生一男一女。男孩终身未娶。女孩嫁给本村操姓人家。
航拍龙舒白桑园 (张凌云摄)
龙舒白桑园,这块神奇的土地,正在焕发着火一样的激情,正在谱写着舒城茶谷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