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上,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在126个有效评估的品牌中,洞庭碧螺春排在第6位。
前面的依次是西湖龙井、普洱茶、信阳毛尖、潇湘茶、福鼎白茶。
知名度上,洞庭碧螺春或许仅次于西湖龙井,品牌价值为什么排在第6位?
这与品牌价值的计算方式有关。
洞庭碧螺春的品牌价值怎么算?
这次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依据浙江大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基于参评品牌持有单位调查、消费者评价调查、专家意见咨询、海量数据分析与计算后形成。
计算方式如下:
品牌价值=品牌收益×品牌忠诚度因子×品牌强度乘数
其中影响最大的品牌收益。
计算方式如下:
品牌收益=年销量×(品牌零售均价-原料收购价)×(1-产品经营费率)
简而言之,品牌收益=年销量X单位销量品牌收益
这里的单位销量品牌收益,可以简单理解为市场上该类商品的平均毛利。
我们都知道,毛利=营收-成本,或,毛利=售价-成本
所以,通俗地讲:
品牌收益=年销量X(单位售价-单位成本)
总而言之,品牌价值要高,关键看两点:茶叶产量、平均售价。
2021年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单位销量品牌收益数据表上,我们可以看到:
洞庭碧螺春的单位销量品牌收益遥遥领先,高达2275.6元/kg,远超其他品牌,具有非常高的品牌溢价。
从收益的角度看,似乎洞庭碧螺春的售价已经处于高位,如果找不到新的突破空间,已经很难提升了。
从销售的角度来看,洞庭碧螺春的产量太低,目前年产量在100吨上下,还有很大扩展余地。
但洞庭碧螺春是地理标志产品,据GB/T 18957-2008标准,锁定了洞庭碧螺春的产区,仅限洞庭东、西山。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2021年的西湖龙井,单位销量品牌收益924.53元,领先其他品牌一大截,年产量在500吨左右,品牌收益高居榜首。
排名第二的普洱茶,第三的信阳毛尖,第四的潇湘茶①、第五的福鼎白茶,尽管单位销量品牌收益不高,但都是大产区,挡不住茶叶产销量实在太惊人。
按表中数据,大略计算了一下年销量,见下图。
明年会更好吗?
看看近五年排名趋势
2018年,西湖龙井未进入有效品牌价值评估,洞庭碧螺春排第三,仅次于普洱茶和信阳毛尖。
2019年,西湖龙井进入有效品牌价值评估,洞庭碧螺春下移一位,又被发展强势的福鼎白茶赶超,排到了第五位。
2020年,洞庭碧螺春未进入有效品牌价值评估,看它2019年的数据,和2020年大佛龙井的数据只差0.66亿元,如果算入,排名应该也在第五位。
2021年,潇湘茶强势入局,洞庭碧螺春顺位下跌一位,排名第六。
2022年,洞庭碧螺春依然是第六,排名没变,但后面第七位的大佛龙井,第八位的安吉白茶,品牌价值正在逐渐赶上来。
明年,洞庭碧螺春在这个榜单上的排名还会再下跌吗?
品牌:一点思考
洞庭碧螺春和西湖龙井,从各个角度来看都非常相似,小白曾经写过一篇对比文章:
为什么西湖龙井的产量是洞庭碧螺春的5倍?
因为西湖龙井产区更大,囊括整个西湖区。
为什么洞庭碧螺春制定标准的时候,不把产区圈大一点?
这里既有历史文化的因素,也有行政地理的因素,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
浙江大学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只是一个可供对照的参考。
在茶叶市场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洞庭碧螺春的品牌价值该怎么来保持和提升?
靠茶农,靠茶企,靠政府?
还是靠品牌价值评估这类榜单?
小白我一时也想不明白。
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注①:潇湘茶,是湖南绿茶和红茶品牌的集成,包括古丈毛尖、黄金茶、碣滩茶、石门银峰、潇湘红、潇湘绿等。
“
日晚寻泉脉,新茶试碧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