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也称竹刻。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
竹雕早期通常是将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刻在器物之上。而且存世的竹雕制品也很少,目前所见的多为明清两代的传世品。明清时期的竹雕制品,雕刻技艺的精湛,早已超越了前代。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
竹雕可以分为薄艺、镂空、留青,浙派讲究的留青会比较多.
留青
留青竹雕也称平雕,以浙江玉竹为主,而玉竹的表面都是青白色的,做留青的效果比较好。留青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对象,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
镂空
连环章的镂空雕法比较多,产自于浙江东阳。东阳木雕大气的构图、精致的雕工、丰富的层次,赋予了东阳竹雕与众不同的韵味,这也大大拓宽了竹雕的表现题材与技法。
竹雕是用老竹子的竹根做的,首先要放置阴干几年之后再通过热水煮三到四个小时后拿来雕刻,再做成成品、抛光。
在竹雕工艺中,熟悉一些工艺的流行年代是很重要的。陷地深刻技法从清代开始的;竹簧器始于清初,盛于干嘉时期,精品均为宫廷用具;留青虽始于唐朝,但唐至明代不见有,现传世作品除了明末张希黄的佳制,其余均为清以后的产品。因此,熟悉竹刻技法有利于辨析竹雕作品的时代。
上手的竹根雕,最好用猪毛刷刷一个月左右,再用密封袋放在密封环境里,竹雕不能直接上手,因为上手了以后竹子比较容易脏。竹雕不能放在过热或者过冷的环境里,冷热交替的环境下竹子很容易破裂。
一般来说,作品的年代愈久,器表的颜色也愈深。这种色泽的产生,多是常被人们赏玩摩挲的缘故。明代作品多带有暗红的色泽,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应是一种带有琥珀光泽的红色;清代的作品多深棕、棕黄色,越到后期色泽愈浅。
年代久远民间传世的竹雕,其附着物已生根,要清洗掉必须加适量的肥皂水,这样很伤老包浆,而枣红色的老包浆既是历史岁月的见证,又有很好的手感和美感,洗过的竹雕上核桃油,仍然显得干涩。
竹雕刚上手如果不去把玩,很容易招虫子,所以最好是到手后,刷过一段时间就塑封起来,一是防炸,二是防脏,三是怕虫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