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揭秘伽利略死后三十年中国人的谶语游戏

11-06

揭秘伽利略死后三十年中国人的谶语游戏

启风/文

大学时上过一门课,叫“历史人类学”。老师说,他早年做田野调查时,曾在乡间发现一块清初石碑,碑上用的不是清朝年号,而是“周X年”。老师故作神秘,问我们为什么清朝人竟会用“周”的国号纪年。

这个问题不算难,但挺有迷惑性。我们知道,建号为“周”的政权不少,从绵延八百年的西周、东周,到被杨坚颠覆的北周、插入唐朝的武周、收尾五代的后周,还有呢?

还有元末张士诚、清初吴三桂都曾建立“大周”。看过《萍踪侠影录》的人应该知道,张丹枫的父亲叫张宗周,此人立志“反明复周”,恢复张士诚的天下。看过《鹿鼎记》的人都记得“三藩之乱”,可没多少人知道吴三桂称过帝、建过周。我那位老师当初发现的石碑,就出自吴三桂的统治区。

图:吴周与清廷对峙(网图)

不要小瞧这位吴氏“周天子”,他的政权像模像样,与李自成、张献忠们的草台班子截然不同。比方说,吴周政权为昭示正统,于境内大量铸币,使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洪化通宝至今都不鲜见。

其中,利用通宝过去通常被认为是吴三桂1673年起兵后鼓铸,现有学者结合多种史料,对旧说做了修正。故宫博物院的刘舜强研究员指出,顺治通宝仅在云南铸行一年,随后吴三桂实力壮大,抵制铸造康熙通宝;同时,吴三桂为满足当地流通需要,自行采铜铸币,是为“利用通宝”。

图:光背的利用通宝(启风藏)

钱文“利用”出自《尚书》,唐人孔颖达解释说,“利用者,谓在上节俭,不力靡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富,利民之用”,吴三桂选择“利用”二字,就是宣示把百姓富足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

吴三桂做平西王的时候开始铸造利用通宝,起兵叛清、自称“周王”后,没有颁布新年号,于是继续铸造利用通宝。该钱有光背的小平钱,也有背云、贵等字表示铸造地点的“纪地钱”,及背二厘、五厘、一分等字表示折银面值的“纪值钱”。理想状态下,1两白银等于100分或1000厘,也就是说,100枚背一分的利用通宝可兑换1两白银。吴周构造了一套独立于清朝之外的货币体系。

一直有人说,吴三桂的野心原本只是割据云南,要不是康熙强行削藩,他不可能起兵造反。但是从他擅自铸币这件事看,反清自立更可能仅是时间问题,削藩提供的无非一个契机。

同历史上那些成功或失败的帝王一样,围绕吴三桂,也有不少谶纬之说。这时欧洲完成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如火如荼,伽利略去世已经30年。

1678年,吴周在与清廷的战争中陷入劣势,吴三桂决定抓住最后的机会,过一把皇帝瘾。他在衡州登基,国号周,建元昭武。此后,吴周停铸利用通宝,改铸年号钱“昭武通宝”,其钱文有楷书、篆书两种。

图:楷书的昭武通宝(启风藏)

云南府同知刘昆拒绝附从吴三桂,被流放到腾冲。他看到吴三桂称帝的诏书及年号后说,“昭为斜日、刀口,日斜不久,刀口不详。武之文,止戈也,贼亡无日矣。”刘昆拆字,说“昭”的左边是斜日,要落山了,右边是“刀口”,很不吉利;又说“武”字分开是止戈,寓意战争即将结束。

吴周的首都衡州则传唱民谣:“横也是二年,竖也是二年。”孙旭在《平吴录》里解释,“以‘昭’字横竖皆两笔也”。我想了好久,不知道怎么从“昭”字推出来的“横也是二年,竖也是二年”,但不难明白,民谣的意思是说吴三桂“横竖只能干两年”,离败亡不远了。

以上这两个故事不像是后来编的,因为它们预测得都不准。吴三桂当了五个月皇帝,一命呜呼了,随后皇太孙吴世璠即位,尊吴三桂为太祖高皇帝,又带领吴周政权战斗了三年多。

吴世璠改元洪化,在颠沛流离中不忘铸造洪化通宝。此钱除光背外,还有背“工”、背“户”者,分别表示由吴周政权工部、户部监制。利用通宝、昭武通宝背后纪值的“二厘”“一分”等字,在洪化通宝上已然不见——让一枚大钱对等几厘,乃至一分白银,老百姓显然是不接受。

图:光背的洪化通宝(启风藏)

三藩中想称帝的不只有吴三桂,还有福建的耿精忠。耿精忠是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27岁即位成为第三代靖南王。他看到“天子分身火耳”的谶语,深信“火耳者,耿也”,认为“天下有故,据八闽以图进取,可以得志”,因此在吴三桂叛清后,即自称“总统天下兵马上将军”,举兵响应。

耿精忠造反只有两年,就又投降清廷。在这两年中,他铸造了裕民通宝。所谓“裕民”,有人认为是耿精忠的年号,可他既未称帝,也没建国,不太可能有年号。因此,“裕民”与“利用”一样,相当于一种政治宣言;耿精忠铸造裕民通宝意味着宣告福建独立,与清廷一刀两断。

图:背“一分”的裕民通宝(启风藏)

剩下的平南藩,造了一个薛定谔式的反。按照传统说法,平南王尚可喜忠于清廷,拒绝造反,其世子尚之信于是囚禁老王,举兵附从吴三桂。但是,《尚氏宗谱》说尚之信是假意谋反,日本人记录的《华夷变态》又说尚可喜其实也想造反,只是年老力衰,才让尚之信主持其事。

不论真反,还是假反,尚之信向吴三桂称臣,被封招讨大将军、辅德亲王后,谶语也找上了门。王钺《水西纪略》说,“当广州之初变也,王公大夫皆戴大帽,衣满洲袍,民间为之谣曰:‘明朝头,清朝尾,过了三周年,依旧归康熙。’后卒如其言。”意思是说,尚之信起兵后,广州城内的老爷们不伦不类,戴着明朝的帽子,穿着清朝的衣服,老百姓就说广东造反三年,就得回归大清。

图:按照官方规定,左边背“一分”的大钱,等价于右边这样的小钱10枚

这个民谣也是很不准,尚之信从反叛到投降,满打满算不过一年。此人反复无常,夺权、起兵和归降,心里想的都是保住广东地盘,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他可以用利用通宝、裕民通宝,也不排斥顺治通宝、康熙通宝。

说起来,清廷口中的“三藩之乱”有点名不副实,因为从开始一直反到最后的只有吴三桂祖孙,至于耿精忠和尚家父子,参与平吴的时间比反清还长。当时人想不到,耿、尚两家那么快就被平定,而吴周竟能整整坚持八年,以至那一条条谶语全部落空了。


参考资料

佚名:《吴耿尚孔四王合传》,见《明季稗史初编》,留云居士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

佚名:《桂藩事略》,见《清代野史》第六辑,巴蜀书社1988年;

刘凤云:《清代三藩研究》,故宫出版社2012年;

李万禄:《吴三桂反清期间的年号问题》,《西部学坛》1994年第1期;

刘舜强:《吴三桂政权铸钱初探》,《故宫学刊》2009年总第五辑;

刘舜强:《“利用通宝”考》,《故宫学刊》2015年总第十四辑;

细谷良夫:《三藩之乱<平定诏>颁布之后 ——耿精忠与尚之信》,《清史研究》2017年第1期;

赵梓淞:《三藩之乱中尚之信立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宠物怎么托运回家

隶书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