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太平猴魁:寻茶之旅的传承与创新

03-04

太平猴魁:寻茶之旅的传承与创新

各位茶友大家好,这里是茶文库

 

太平猴魁发源于安徽黄山太平县的猴坑村。



正宗的太平猴魁,只生长在太平县,每年根本无法供应整个中国市场。

 

太平猴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生长环境特别“挑剔”,一旦离开太平县,保准水土不服。

 

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出了这几个山头,就再找不来正宗的太平猴魁。



即使把周边其他产区的茶做成猴魁的样子,但味道却相差千里。

 

太平猴魁茶的历史演变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创制期、成型期、改进期和发展期。



1、创制期

太平猴魁的真正起源,要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讲起,那一年有商人在猴坑收购七成干尖茶。


商人雇工将枝头大小整齐的芽叶拣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皆有)特制烘干,单独包装冠名“魁尖”,意为尖茶之魁首。



后有茶农受此启发,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凤凰尖浮水宕茶园内,挑选壮嫩整齐的一芽二叶鲜叶采摘精制成茶。


其茶成兰花形,两叶抱一芽,自然挺直,色、香、味、形俱佳。



1912年,三门茶商刘敬之购此茶叶送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工商部陈列,获优等奖。


为标明出处,体现品质,冠以太平县名与猴坑产地名,再取“魁”之魁首之意,组成全称——太平猴魁。


这个时期,太平猴魁茶主要产区在猴坑附近。

 

2、成型期

1954年中国茶业公司下达“太平猴魁”收购标准,分为三个等级。


这是首个经国家审核的太平猴魁茶的标准,但当时仅在二等上设了实物标准样,一年更换一次,并未设文字标准。



国家设立标准后,太平猴魁茶的发展迈入了成型期。


在此期间茶农不断地摸索、改进,并吸纳了周边产区的采制工艺。


太平猴魁茶的采制工艺逐渐完善,经典太平猴魁茶的外形和品质特征开始显现。


此时主产区延伸至猴坑、猴岗、颜家等地。

 

3、改进期

 

20世纪90年代,全国茶区名优茶生产随着机械的逐步应用,生产效率和产量都大幅度增加。


但太平猴魁茶机械化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茶农开始摸索改进太平猴魁茶的采制工艺。


筛网夹板和屉式多层烘箱的发明,对太平猴魁茶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不仅改进了太平猴魁茶的采制工艺、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同时因为工艺上的改进,进一步强化了太平猴魁茶外形的可识别性,为太平猴魁茶开拓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同时,太平猴魁茶的产地范围进一步扩大。


除猴坑、猴岗、颜家等传统产区外,1988年扩张至新明乡曙光村境内大石红、长坑,樵山村境内丁板坑、坟坦、萝卜地、牛角湾,新明村境内马岭头、虹桥。


2000年又扩大到与猴岗交界的龙门乡冬建村夏家坑、陈家坞、石河坑等地。

 

4、发展期

 

2002年底,太平猴魁茶的安徽省地方标准制订并颁布执行,使得太平猴魁茶的生产有了指导标准。


2007年,太平猴魁被定为国礼茶之后,知名度迅速提升,需求激增,产量大幅增加,太平猴魁进入快速发展期。



这一阶段,太平猴魁产品、工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制茶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更新升级。


能源从传统木柴、木炭转变为电能,对于杀青、干燥时的温湿度等技术参数的控制更加精准,智能化的猴魁整形机逐步投入使用。


进入快速发展期后,为了提高效率,迎合消费者对太平猴魁茶“魁伟”的审美需求。


该阶段的采制工艺发生了较大变化,产地也不断扩大。



2003年5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太平猴魁”原产地保护公告,受保护范围为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现辖行政区域,即黄山区全境。

 

太平猴魁茶从问世至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一代代的猴魁茶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付出了无数的辛勤汗水,不断摸索、创新、规范工艺,才造就了品质优异、特征鲜明的太平猴魁茶。


吴昌硕作品集

荷兰凤凰鱼怎么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