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揭秘辛亥革命期间清政府为何不印钱真相

08-23

揭秘辛亥革命期间清政府为何不印钱真相

很多历史爱好者有这么一个问题:当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没钱打仗,导致不得不和革命党议和,那么请问,清政府为什么不印钱、或者印银币呢?印钱、印银币,不就有钱了?清政府为何宁愿退位、亡国,也不印钱呢?


今天,老冯告诉你答案。


原因之一:武昌起义那会,大清纸币尚未普及。


是的,大清确实有纸币,但是,出现得太晚了,大清直到倒台,它的纸币,都尚未在全国形成普及和流通的风气。


1908年大清银行发行的纸币


1908年“大清银行”开始发行钞票,当时钞票的正规名称,叫“银圆兑换券”,一张券代表一个银圆,大清的“银圆兑换券”虽然在1908年发行,但是,在民间推行时间太短,全国多数老百姓,连见都没见过,所以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大清的纸币“银圆兑换券”,其实在中国,根本没普及


换句话说,即使清政府在武昌起义之后,连夜赶印了一批钞票,也就是大清银行“银圆兑换券”,把这批钞票,交给袁世凯,那么袁世凯马上就会看到,这堆废纸,没用,例如说:


袁世凯拿这些钞票,找英国军火商,购买子弹100万颗,人家英国军火商说,现在是战乱时期,你这些破纸币,我不要的,我要白银,或者英镑。


大清银行发行的纸币


又如,袁世凯拿着这些钞票,找北京的粮食批发商,说,给我10万斤粮食,路上做军粮,我们打仗吃的,人家粮商也说,这些票子是什么鬼?我没见过,我不要,你要粮食的话,拿白银来换。


又或许,袁世凯把这些“银圆兑换券”作为工资,发给官兵,官兵拿着下馆子,饭店老板也不收,为什么?因为没见过,因为在1911年那会,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只认银元和铜钱。


所以,在1911年的年底那会,清政府不存在“印钱”这个选项,因为纸币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在大清出现的时间,太晚了,如果大清早个10年推广纸币,历史也许会有一点不同。


注意:短期狂发钞票,会导致恶性通胀和政府信用危机,但这些不在今天文章的讨论范围,故不展开谈。


原因之二:要印银币,也没有银了。


那么既然纸币尚未推广,清政府难道就不能连夜赶制银币吗?


1911年大清的银币


答案是:清政府理论上说,确实可以命令天津造币厂,彻夜加班,铸造银币,但问题是,


没有白银了


是的,在当时,白银就是钱,钱就是白银,没有钱和没有白银,是一回事,所以,“大清没钱为何不赶造银币”,和“我家没米了为何不磨点米粉”是同一个问题。


要印钞票,钞票尚未普及,要造银币,没有白银。所以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清政府没有办法通过“印钱”,来解决问题


大清的铜钱


好,那么,清政府为何不发行国债呢?光明正大地发行国债,找全国百姓借钱来打仗,不可以吗?


这条路同样行不通,主要是两个原因:


原因一:当时武昌起义爆发太突然,发行国债这事,远水救不了近火,明显来不及了。


原因二:清政府曾经发行过国债,但全国百姓不买帐。是的,早在1898年2月,清政府就发行过一亿两白银的国债,当时取名叫“昭信股票”,名为股票,实际是国债,清政府为了让百姓相信政府一定会还钱,还特意取名“昭信”,但是呢,全国百姓不买帐,结果折腾了半年,只卖出10%,超级失败,所以,大清知道,国债也行不通。


大清发行的名叫“昭信股票”的国债


所以呢,当时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印钱行不通,发行国债行不通,无奈之下,清政府想到最后一个办法:


找列强借钱


是的,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就在10月份,清政府向列强银行团要求紧急借款800万两,为这事,列强银行团纠结了好久,最终不敢借,为什么不敢借呢?答案是:因为怕新政府不还


注意,不是怕“清政府”不还,而是怕“新政府”不还。


因为此时列强的银行家们担心:这次清政府,可能要完蛋了。


历史资料给我们揭示了惊人的一幕:原来,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当时革命党通过各种渠道,警告列强使节和银行家:清政府快要倒台了,请不要借钱给清政府,如果你硬要借给它,那么不久的将来,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我们不承认,不偿还


列强的银行家,个个都是鬼精鬼精的,看到清政府情况危急,而且革命党又说将来不承认、不还钱,所以列强的银行家和公使、领事们,考虑来考虑去,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严守中立,既不借钱给清政府,也不借钱给革命军,同时列强放出话:等你们中国打出来、或者谈出来一个全国百姓广泛认可的稳定政府,我们再借钱给你们。这,就是当时列强的态度。


所以事实上在辛亥革命期间,无论清政府,还是革命军,都没有从列强那里借到钱。


所以,清政府和革命军,双方都没钱打仗,只能谈判,最终谈成的结果是:清廷退位,保证皇室人身安全,每年给皇室400万银元待遇,革命党停战,由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政府。简单地说,就是这么回事,好了,明天老冯再为你写。




欧阳询九成宫多少字

龟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