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在这最近半年时间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晓邬无数次前往三星堆遗址,74岁的他虽已经退休,但他作为川内首屈一指的文物修复大师,仍然对在3—8号祭祀坑进行发掘工作的年轻后辈提供技术指导。即使对这六个祭祀坑的整体面貌早已了然于胸,可在3月20日这天,他仍然感到震撼和激动。
当天,封面新闻记者对身处三星堆现场的杨晓邬进行了专访,他谈到了自己修复三星堆文物的点点滴滴,其中耗去10年光阴完美修复三星堆青铜神树,这是他一辈子的荣耀。此外,三星堆出土的成百上千件青铜器,从金面人头像到纵目面具,从跪坐人像再到青铜太阳形器,几乎一大半是杨晓邬亲手修复的,他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1986年10月的一天,一辆货车悄悄开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人们把车上的纸箱子搬进一间小屋里,并拉上了厚厚的窗帘。箱子里的文物很快被取了出来,这是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刚出土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国宝。遗憾的是,当时,这些国宝并不如我们今天所见的那样精美绝伦。从祭祀坑出土时,它们只是一大堆混杂着泥土的破烂碎片。
杨晓邬在谈起当年初见三星堆青铜器的感受时说:“蜀人制作这些青铜器不是为了展示和欣赏。青铜器铸造好后,很快就会被大力砸碎,然后堆进祭祀坑里,最后用火焚烧,以用作祭祀。所以,三星堆数量庞大的青铜器发掘出来后,没有一件是完整的。不光破碎,而且还因为埋土层夯紧后导致扭曲变形,也有一些碎片被火烧给融化掉了。”
1990年,杨晓邬和徒弟郭汉中等人搬进了研究所储藏青铜器碎片的那间隐秘小屋,开始了对二号祭祀坑出入的一号青铜神树漫长的修复工作。“我整理碎片时,发现文物毁损严重,但这根本难不倒我。最棘手的问题是,这些东西我连见都没见过,也没有任何资料和线索。要把文物恢复到几千年前的原貌,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那段艰辛的日子里,杨晓邬和郭汉中每天早早来到修复室,在青铜神树成堆的碎片中挑挑拣拣。“我们用最老实的方法来修。把东西分好类,找出结构最简单的碎片,根据碎片和碎片之间断裂的缝隙结构,像玩拼图游戏一样把它们拼起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是用这个笨方法,杨晓邬团队终于修复了这株高达395厘米的青铜神树,这是目前商代最大的一件单体青铜器。修复工作从1990 年持续至1997年,七年光阴弹指一挥间。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考古工作者新发现了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19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本次考古发现的一大亮点就是五号坑的黄金面具。虽然金面具只是残件,但已足够震撼,半张面具的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它的重量大约为280g,预计完整的总重量至少超500g。这个杨晓邬认为,这个金面具是这次六个祭祀坑迄今为止最大的发现,他说:“这种造型的金面具以前在三星堆没有发现过,而且它的尺寸和重量要比金沙那件金面具大一倍,很有气势,规格非常高。”
1986年,三星堆首次大规模发掘,举世震惊。近400件一级文物在1、2号器物坑露出真容。造型奇特的青铜纵目面具,制作精巧的青铜大神树惊艳世界。这些造型奇特的青铜器都算是古蜀先民的“原创作品“,而时隔35年后,3号祭祀坑又发现了不少带有中原特色的青铜尊器,这也吸引到了杨晓邬的注意。他说:“那尊65公分高的铜尊不仅是三星堆这次发现规模最大的一件青铜器,而且也是四川地区发现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尊,意义非常重大。”
3月20日的三星堆发掘现场直播吸引了全国亿万网友刷屏,六个祭祀坑也被大家开玩笑说是“盲盒”。可在杨晓邬看来,“盲盒”打开虽然很容易,但要完整呈现出它的原貌却非想像的那般简单。“这六个祭祀坑的发掘难度不亚于当年的一二号祭祀坑,当年古蜀先民把这些祭祀物品放进坑里后,不仅是回填泥土 而且还要层层夯实,这导致文物变形和破碎,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够清理完毕,之后又要需要很长时间去修复。”
三星堆有很多未解之谜,不少人希望通过这次发掘新成果能够解答其中的一些谜团,杨晓邬认为,这在目前看来也很困难,也许只能回答出一部分问题。“因为六个祭祀坑的文物全部呈现出来需要很长的时间。”
3月20日,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一直能看到四川文物修复专家郭汉中忙碌的身影。这么多年来,郭汉中一直专注于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文物的修复,而他的恩师是便是杨晓邬,师徒二人在这些年里合作修复了三星堆大大小小上千件的文物。两人合作过的经典“案例”不仅有青铜神树,还包括国宝级文物青铜大立人。
2002年,杨晓邬和郭汉中还联手修复了三星堆迄今为止最大的面具——三星堆大面具。这件高72厘米、宽132厘米、纵径83厘米、重约200公斤的巨大青铜器从二号祭祀坑发现时,只残余青铜右耳和下颌骨。杨晓邬和郭汉中利用多年积累的文物修复经验,花了近3年时间将大面具完整还原,再次震惊考古界。当谈到这位爱徒时,杨晓邬笑着说:“他各方面都很优秀,比我强,青出于蓝胜于蓝。在文物修复方面,除了传统技术之外,他还总结出了不少独到的技艺。”
在不少文博同行看来,杨晓邬的低调和谦逊是出了名的,他本人在文物保护上的创新其实并不亚于徒弟。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也波及到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除两件陶器被震落摔破外,没有一件青铜器受损。事后,从博物馆的监控录像来看,青铜神树在地震波到来时发生了大幅度摆动,但最终屹立不倒。
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原来,之前杨晓邬用渔线将神树牢牢悬吊在了天花板上。用渔线辅助加固文物,是杨晓邬的独创秘技。“早年我跟随三星堆文物赴日本展出的时候,迸发了这个创意。日本是多地震地区,我当时想,如果展览时遇上地震,传统的加固方式不一定奏效,我就想到了渔线。”杨晓邬平时喜欢钓鱼,熟知渔线坚韧和透明的特性,就把渔线用于文物防震。
四川文物修复界一直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正是因为有杨晓邬这样的良师,才会有郭汉中这样的高徒。此次三星堆的再次发掘也让人对文物修复师的生存状态产好奇,可杨晓邬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现在四川文物修复行业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危机,“文物修复这个职业比较冷门,目前全省只有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开设了这个专业,我也是这个学校的老师。”
“每年我们有100多毕业生,他们毕业后都会去各种文博单位,可是薪水太低,刚毕业的薪水只有一两千,很难留住人。搞文物修复必须要花很长时间学习和积累经验,年轻从业者的经验不足,而像我们这样的老师傅又很多退休了。希望通过这次三星堆的热度能让大家对我们这一行给予更多关注。”杨晓邬说。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封面新闻】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