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享受一杯好茶,度过一个美好的晚会,迎接新年的到来。

01-19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顺明:

一杯好茶 一台好晚会 过个好年

本报记者 王 彬

一杯好茶,一台好晚会,就能过个好年。王顺明的“过节观”一直这样朴素。隔屏看春晚,王顺明也许是普通观众,但要论茶,他可是行家里手,是当之无愧的业界翘楚。

王顺明是国家级非遗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跟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这位老茶人还是国家高级评茶师、武夷岩茶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创始人,曾任武夷山市茶场党委书记、武夷山市综合农场场长、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总经理等职务,从事茶叶制作、栽培、审评、教学近50年,管理制作母树大红袍茶20余年。

正是如此丰富的经历,决定了王顺明的“好”字没那么简单。

好山好水出好茶

“好茶首重山场,就是要有好的环境,空气、水、土壤都没有污染,干干净净才算有个底子。”一说起茶,王顺明总要先强调生态的重要性。

坐落在福建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的武夷山,群峰连绵、溪萦九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利用岩凹、石隙、石缝,茶农沿边砌筑石岸种茶,开辟“盆栽式”茶园,形成了“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景观,岩茶因此得名。优良的茶树品种,生长于这得天独厚之地,是武夷岩茶(大红袍)“金贵”的重要因素。

佐证这种金贵的还有一个故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主席赠送尼克松四两母株大红袍。见只有寥寥几许,尼克松私下抱怨毛主席小气,后来周恩来总理道出其中缘由:大红袍母株年产就八两,四两可是“半壁江山”。尼克松这才意识到大红袍的珍贵,转而钦佩毛主席的大气。

好的武夷岩茶,外形条索肥壮匀整,内质香气馥郁隽永,味道浓醇甘滑,汤色清澈艳丽,素有“杯中过三香”之名,即盖杯香、挂杯香、口齿留香,饮后自能品出岩骨花香之“岩韵”,回味悠长。

制作出这顶级茶品的6株大红袍母树,王顺明管理守护了21年。2006年之后,武夷山市政府对6株大红袍母树实行停采留养,大红袍母树茶从此成为绝响。彼时的王顺明年岁也大了。“你们的青春献给了爱人,我的青春献给了它。”调侃间,王顺明比谁都清楚,“老天”从来不会平白地“赏饭”,除了好的物候条件之外,人的努力更是不可或缺。

好人好品制好茶

如果说山场和品种是不可控的客观条件,那么茶园管理和制作技艺就是事在人为的主观因素。做好茶,得有好功夫。人用功,天帮忙。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一环扣一环,从粗制到精制,没有任何一处可以怠慢。”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王顺明,到了制茶季节依然扎根于制茶车间,亲授制作技艺的关键,指出每一位徒弟在制茶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

武夷岩茶的制作过程很复杂,包括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和复焙等10多道工序,哪怕到了“焙火”这最后一道工序,都要提起十二分精神,12小时要翻24遍,且火力得又稳又准,否则茶不耐泡、不耐储存。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指的是不同天气用不同手法,不同茶种用不同手法,这里面更是大有学问。因此,每一泡优质的武夷岩茶都凝结着制茶人的无数汗水与心血。

经久洗练的王顺明看人的眼光与制茶的手艺一样精到,把定力和耐力视作最基本的标准,要求几近严苛。“茶随心走,不可浮躁。要有功力,绝不功利。人品决定茶品。”这几句话他跟徒弟反复强调。他自己的个人介绍只认五个字:武夷岩茶人。

好思好法讲好茶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提出了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在发展武夷岩茶这条道路上,王顺明已经踏踏实实地走了近半个世纪。如今,在继续传承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同时,他也喜欢带着年轻人喝喝茶,一个盖碗、几个茶杯就能带着大家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谈到喝茶,王顺明说:“常喝茶才会喝茶。同样的茶,用多少度的水、加多少量的水、冲泡多长时间并没有标准,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满分。”从国家级评茶师的视角,王顺明坚定地认为,茶品分等级,但饮茶无好坏。茶不贵于价高,而贵于适口;器不贵于出名,而贵于顺手。

对于卖茶买茶,王顺明也看得通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喝茶方式和消费习惯,守正创新也要适应市场变化,正视茶产品标准化,推动茶产业规模化,推动茶科技成熟化。茶文化讲得好,对茶产业是很大的推动,但说到底,茶叶是一种产品,还得讲品质。如果离了茶产业和茶科技讲文化,就是空中楼阁。”

对于国际传播,王顺明也有自己的思考:“申遗成功,代表中国茶得到世界的认可。要真正让茶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还得有品牌。茶产业从业者要凝心聚力,这个品牌不是叫响某一个品种的茶叶名字,而是一块大招牌。”王顺明说,新一年的目标就是擦亮这块招牌,它的名字叫:中国茶。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八大山人书法精品

济南一诺宠物美容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