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饮茶之道:探索境界之美

09-06

饮茶之道:探索境界之美

一、

人生无论通达或偃蹇,亦无论悲苦或欢欣,都有一种意境在。苏东坡曾向客人道:“唯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也是一种境界。只有如苏东坡、吹箫客以及冷香斋主人辈或可得到。饮茶也有饮茶的境界。“煎以文烟细火,煮以小鼎长泉”,这是一种境界。“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这也是一种境界。如果饮茶真有茶道的话,这种境界大概也算是一种“道”吧。一旗一枪,一饮一啜,莫不是道。


喜读《金刚经》,喜佛陀平凡中的伟大,超然里的般若智慧。《法会因由分·第一》:“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人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看,这就是佛,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佛,没有虚构,没有经过修饰,没有脚踏祥云,也没有头顶放光,佛就像我们一样,穿衣、吃饭、洗碗、洗脚、收拾床铺、做功课,寓佛法于平凡中。《金刚经》之所以成为禅门宝典,正因如此。冷香斋主人也因此而稍悟佛法、稍悟茶道。



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答:“平常心是道。”

僧人问青原行思:“如何是佛法大意?”青原却问:“庐陵米做什么价?”

茶友问冷香斋主人:“什么是茶道?”答:“洗盏去!”



二、

周作人在《喝茶》篇中有一段话,我十分喜爱:“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两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瓦屋纸窗”在今天已不多见,也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我以为楼房玻璃窗就很好。至于茶具,宜兴紫砂壶当然是首选,壶不必名家,质地、式样、制作稍合意即可,奢侈一些还可配上茶池、茶瓯、茶盏、点香杯及茶匙、茶合、茶筷等,最能快人心意。有二三友朋品茗清谈当然很妙,然而善于清谈者未必懂得品茗,能品茗者又未必善于清谈,更无论那些既不懂品茗也不善清谈的朋友了。《黄山谷集》说道:“饮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六七人是名施茶。”所以平日饮茶,总是一个人的时候居多。一杯清茶,一纸闲书,一炉妙香,不但可抵十年的尘梦,也可了我半生的尘缘。


文 | 马守仁

编 辑 | 集结

审 核 | 郝丽霞

仓鼠笼子里面放什么东西

黄龙玉保养用什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