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篆刻艺术第六课:刀法技巧解析

08-15

篆刻艺术第六课:刀法技巧解析

这是这套课程的第6课,学这套课程要谨记篆刻的各处技法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不要认为解决了刀法问题就万事大吉,篆刻技法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技法是互相关联,不能独立割裂开来看的,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只学刀法就学会篆刻。

本套课程的以来楚生先生的《然犀室印学心印》为线索,这也是先生的第六节内容——刀法。

讲刀法须先讲执刀,其实在讲执刀之前,还有必要说说刀具,就象讲书法必然要知道毛笔的特性一样,选择合适的刀具,自然在学习刀法的过程中会事半功倍。好在,这个分支的细节内容,已经写过一篇名字叫做《篆刻入门:我要学篆刻了,该买什么样的刻刀》的文字,其中详细介绍了什么样的刀才是好刀,采购一把好刀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有兴趣请回看相关内容,不至于走弯路。熟悉刀具的物理特性,当然有利于用刀在石面镌刻不同的线条,虽然高明的篆刻刀师已经不需要拘于何种刀具,就如武功高强的剑客,到了晚年,已经不再需要玄铁重剑那样的兵器,真正能够做到摘花飞叶具可伤人的地步了,不拘什么样的刀,到手都是无上的利器,吴昌硕用铁钉为人制印,现在我们拿出那方印来,还觉得是刀法、字法、章法俱妙的作品。但初学者,却不得不考虑刀具带来的困惑,有些问题是因为工具而产生的,要在选择工具这个阶段把这些问题消灭掉。

(吴昌硕用铁钉刻的印)

前人多以写字作比喻,写字首先要讲执笔,刻印当首先讲究执刀,这一例子,自很恰当,但执笔有多种多样,执刀也不能以一种法则来概括,前人谓执刀同写字一样,应由外入内,由上而下,刀锋向己,不可向外,初学往往如执钢笔式样,刀锋自内而外,实大谬误,这里讲的大谬误,是指执刀像执钢笔一样,但用刀也像用钢笔一样自外向内刻,原因是不便于发力,而实际上,执刀相对标准的方法至少有两种,即单钩法和双钩法,如图:

(单钩和双钩的执刀方法)

细心的朋友一定能够看出,这跟执毛笔的两种方法一样啊,所谓的单钩和双钩只是单钩用食指一根手指从外钩住刀杆,而双钩是用两根手指食指和中指从外钩住刀杆,只要便于发力,便于刀锋在石面运作,就像写毛笔字便于手腕运动,便于笔心垂直于纸面,便于笔锋在纸面上运动,就是好的执笔方法,毛笔的运动在于控制笔心,刀具的运动在于控制刀锋,两者虽有不同,但执拿方式却可以同样看待,所不同的是,要刻动石头,自然不像毛笔在纸面上动作那样省力,它需要克服刀锋切割石面产生的阻力,因此,需要比毛笔写字更便于发力。所以来楚生先生说,像写钢笔字一样向内用力可能并不适合篆刻,尽管用这种方法写钢笔字一点关系也没有,因此不管是单钩,还是双钩,相对来说,刀自内向外发力要稍好一些,这是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当然,在切刀的运用中,也有一点一点从处向内切的。总之,要求只有两点,1、便于掌控和发力;2、便于眼睛观察刀与线条的关系。在此原则下,除了拿捏刀的方法不同外,执刀的方法有很多种,没有完全正确,也没有完全错误的刀法,如图:

(各种执刀方法)

陈巨来先生曾在《安持人物琐忆》里记载了他见吴昌硕用刀的方法,说跟赵叔孺教自己的方法并无二致,都是从右而左冲刻,执刀方法就是上面图中所示的横执刀,问到吴昌硕先生有什么更好的窍门没有,吴昌硕很直接地说:“我只晓得用劲刻,种种刀法方式,没有的。”

(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部分书影)

此种说法,仅从传统古法来讲,古今条件不同,方法自有变易,古无印床,刻时全凭左手执持,所以有一手执刀不动,以石就刀的说法,甚至斜躺在沙发上,也可从事,后来用具改进,以印床代手,自较省力,且不致漏刀伤手,则又何乐不用,但传统古法,自有其优点,仍应保持,要知今古异势,一成不变,也不尽善,法须活用,甚何方法都可,主要是如何把印刻好。这是破除迷信的一段话,即:古法就是好的,古代没有印床(估计也有,只是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因此,一手执刀不动,另一手执石以石就刀,所以可以从外向内刻,现在用具改进了,用印床代替了左手,自然而然就比较省力,而且减少了漏刀伤手的几率(当然,不小心还是会伤手的,初学者还是不要用蛮力,要小心用刀)。传说篆刻名家王福庵经常躺在沙发上就可以把印完成了,一边躺着,一边用刀刻印,自然闲适无比,且有助于颈椎健康,但初学者似乎不必强求这种刻法,只要能刻出好的作品,用印床的并不比不用印床的人低下,不用印床的人也并不比用印床的人高尚,以方便观察印石,方便用力,方便用刀为原则,最终的目的是把印刻好,以刀就石,以石就刀,刀石互就,并无高下。

传统执刀法式: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撮定刀干,无名指抵于刀后,小指辅于无名指后,用大拇指压下食指、中指,无名指向上抵住,使刀锋角,一起一伏,无名指徐徐输送,力量集中在腕指间,而尤得力于无名指(见孔云白《篆刻入门》),这种执刀方法见于孔云白的《篆刻入门》(这本书过于粗疏,并不是初学篆刻的好书,不建议采购,不过其出现的历史时期正是初学之类教材空缺的时期罢了),关于得力于无名指(即第四指)的论断,更早的周应愿就在《印说》中有不同的看法:“作书妙在第四指得力,作印妙在第三指得力。俯仰进退,收往垂缩,刚柔曲直,纵横转舒,无不如意。非真得力者不能。”依我们看,第几指得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刀的熟练掌控,能用刀熟练地将石面不需要的地方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古刀法十三种中的一种切刀法,关于刀法,历史上还有很多理论,比如周应愿的“七刀法”,比如许容的“十三刀法”(就是这里说的古法),再比如姚晏的“论刀十九说”,还有汪维堂的“十二刀法”。这些刀法理论都对运刀动作作了非常细微的分解,但其实,都是这些印人理论家自己在实践中的具体大感受和个别体验,有的则是指对线条的修饰及印面品相的清理,或者说用刀速度,或者说用刀力量,并不具备刀法的普遍意义。

当前最为大多数印人所一致认可和运用的,从几个方面说:1、从执刀的角度说,分中锋刀与侧锋刀;2、从完成一个线条所采取的运刀方向和次数说,分单刀或双刀;3、从奏刀的动作来说,分冲刀和切刀。一个一个说:

1、中锋刀和侧锋刀

这里的中锋和侧锋,借用的是书法中的理论,但又并不完全相同,毕竟刀锋与笔锋并不一样(严格意义上的毛笔中锋是一个点,就是笔尖处,严格意义上的刻刀中锋是一条线,即刀刃),这里的所谓中锋与侧锋指的是刀锋与石面的夹角(注意:不是刀杆与石面的夹角),如图:

(刀刃和刀刃与石面的夹角)

严格意义上的中锋刀是刀刃与石面的夹角呈90度,其他角度的石面与刀锋夹角都是侧锋刀,那么,在刻石的时候必然形成两种不同的刀痕,如图:

(中锋刀与侧锋刀不同的刀痕)

中锋刀和侧锋刀当然都可以,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中锋刀出来的线条浑厚、朴拙,侧锋刀出来的线条空灵、飘逸,各擅胜场,历史上的重要篆刻家也有用中锋刀和侧锋刀的不同名家,都很厉害,都是名家,没有优劣之分。如赵之谦的中锋刀与他印面和印蜕:

(赵之谦与他的魏锡曾印)

再看用侧锋刀刻印的吴让之与他的印面与印蜕:

(吴让之和他的非法非非法)

中锋刀和侧锋刀,都可以出优秀作品,名家们也并不限定何种刀法,刻得好,刻得方便,便于自己发力和看到线条与刀锋的如合部位的刀法就是好刀法。

2、单刀和双刀

这是从完成一个线条要运刀的次来分类的,完成一根线条至少用两次运刀动作完成的刻印方法叫双刀刻法(线条两端如果再加一笔处理,通常一根线条需要四刀才能完成)。

在白文印里,向线下刀,沿线条内部边缘刻出一边,倒转印石(亦可以不倒传,转换刀角完成),在线条的另一端沿线条的另一个边缘再刻一刀,一根线条才算完成,朱文印不同的是背线下刀,沿线条外部边缘刻出一边,倒转印石(亦可以不倒转,转换刀角完成),在线条的另一端沿线条的另一个外部边缘再刻一刀,一根线条才算完成。线条的完成当中,可能要还要接触“向线”和“背线”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很易分清,描述起来相对麻烦,可回看我们的另一篇文章《篆刻小知识点:刀法中的“向线”与“背线”》这里不再得复写了。

既然两次完成线条叫双刀,那么,就肯定有一根线条只用一次刀的,就叫单刀(粗线条白文同方向的复刀,暂时我们也称“单刀”,其实并不严谨),每一根线条,只需要从一个方向下笔,像拿刀写字一样,刻出来就好了,就叫单刀。如图:

(单刀与双刀的刀法示意图)

双刀,单刀也无优劣可分,大部分篆刻名家用双刀刻印,但也有一位篆刻大师,他的印(只指白文印,朱文线条如果单刀刻,还是以刻白文的表式实现的)就是用单刀刻成的,因为他跟大家不一样,曾经有一段时间,被篆刻界认为是“野路子”,被大家非议,排挤,但也正因为他与众不同,反倒由此形成了自己有显著个性特征的流派:“齐派”,“齐派”最显著的就是特征就是单刀刀法。如图:

(齐白石和他的夺得天工印)

双刀刻印的名家太多,不再举例,齐白石外,几乎名家们都以双刀刻印,有些名家也偶有尝试单刀,不过不是主流。

3、冲刀和切刀

这是现在篆刻刀法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现代篆刻刀法理论的核心,还有另外又加进“披削法”为第三种刀法的理论,因为稍稍复杂,我们暂不纳入了。

所谓的冲刀,具体操作方法是以刀角入石以后,向着同一个方向连续不断的推进,运刀基本以一个笔画或一段线条为一个周期,它的连贯性比较强,趋势感、方向感比较明确,速度、角度、力度的变化体现的比较明显,因此冲刀宜于刻制婉畅劲爽的线条。如图:

(冲刀法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箭头指的是运刀方向,其中的30度是一般的角度,并不是定数,视具体情况可以调整,但总以自己运刀方便为原则。一般的徽宗(或者皖派、邓派)的印人多用冲刀刻印,举一方黄牧甫的印作:

(黄牧甫和他的祗雅楼印)

所谓的切刀,具体操作方法就是以刀角入石后,再以入石的刀角为用力支点,将部分刀刃强行压入印石,它的运刀以一个切的动作完成为周期,经过不断的重复来完成线条。用切刀切石时,因为一个切的动作与下一个切的动作转换中,刀刃往往偏离印文线要的方向(要保证前一切跟后一切在同一方向或许并不难,但要的就是这种不在同一个方向的效果),并且每一刀偏离的方向可能不完全相同,由此造成一定的节律,因此切刀宜于刻制苍浑、朴拙的线条。如图所示:

(切刀刀法示意图)

示意图中上面的箭头是指刀杆运动的动作,下面的60度,也不是固定的,也要视自己的下切角度和入石刀刃长短而定,切刀为浙派常用的刀法,我们举来楚生先生文中所说的两家的作品,一位是陈鸿寿,一位是赵次闲,都是“西泠八家”内的浙派名家,如图:

(陈赵两家的切刀印作)

一般来说:冲刀以运刀的一贯性求线条的变化,切刀以运刀的变化求线条的一贯性。冲刀出来的线条多是劲爽、婉转、明晰的;切刀出来的线条多是苍浑、古拙、迟涩的,因此,在表现不同的审美风格时,这两种刀法都是可供选择的,甚至有时两种刀法又是可以结合的。因此,来楚生先生讲:刀法多样,一印之成,不仅用一种刀法而已,执刀之法,也随时变换,例如冲刀,就与执钢笔式样同,刀锋自内而外,他如单刀印,不可能一印中全用单刀,一刀未妥,往往救以复刀,不过切刀在治印上自是一种重要方法,多用切刀,线条波折多,灵活不呆板,西泠八家的陈鸿寿、赵次闲等就是惯用切刀的,不过过分地把切刀公式化了,冲刀一味向前冲,就容易光滑板刻,也可如切刀的时起时伏,线条就生波折,他如舞刀,刻时刀向左右摆动,于腻性的印石(如昌化石一类)比较有用,石腻不易推动,刀动易于前进深入,还有所谓单刀、复刀,单刀者,一刀即妥,一刀未妥,再补一刀,就是复刀,他如正入正刀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刀法、涩刀、迟刀、留刀、埋刀、轻刀等诸法,名称看似两样,而实际相同类似。说了这么多复杂的名词,其实最终都归结到上述的三个方面。即从执刀的角度说的中锋刀与侧锋刀;从完成一个线条所采取的运刀方向和次数说的单刀或双刀;从奏刀的动作来说,的冲刀和切刀。

“西泠八家”是浙派的代表人物,发展到最后一家钱松时,他已经对独守切刀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在“蠡舟借观”一印的边款里写道:“篆刻有为切刀,有为冲刀,其法种种,予则未得,但以笔事之,当不是门外汉。”如图:

(钱松和他的著名的刀法观点)

钱松与赵之谦交好,钱松故去后,他的儿子钱式投在赵之谦名下学习篆刻,赵之谦对他照顾无微不至,赵之谦也沿续了钱松的刀法思想,他不拘冲、切,最终成了皖浙横站的篆刻大师。可见,刀法发展到极致,是人对于刀的熟练程度,是高层次上的“心手相应”,是刀法纯熟的“不滞于刀”,在某种程式下运刀当然是受局限的,初学者了解了刀法的基本原理之后,应当加强练习,找到自己的刀法习惯,最终成为不拘刀法,不拘刀具的印人。

(【篆刻课程】之6,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岷江石头哪些有价值

西瓜碧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