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在中国的历史上,新石器时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陶器的产生。
起初,这些图案只是为了提高陶瓷制品的摩擦阻力,并在制作过程中避免滑动。这个阶段的图案比较粗犷,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则。
伴随着陶瓷工艺的进步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增强,图案的装饰作用不仅限于实用,还产生了许多精致别致的图案,这些图案中蕴含着丰厚的社会意蕴,传达了人们的信念、审美与期待,还带有某种象征意义。
在中国,新石器时期的遗迹和文化很多,各个文明都形成了各自特有而美丽的装饰图案,其中最常用的装饰可以分为五大种,即动物纹,旋涡纹,植物纹,人物纹,几何纹,这些图案反映出了各自的文明特征和地域差别。
尽管各个地区的文明有其代表性的器物类型、装饰图案,但也有一些共性,显示出两种文化间的互动。它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红山文化是辽西新石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器物及装饰图案独具特色,蕴涵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强的挖掘价值。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自1921年在赤峰市红山首次被发现以来,1955年由尹达先生正式将其定名为红山,红山是中国北部重要的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
红山文化早期,人类就开始了一种以采集、狩猎与农耕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其使用的工具有研磨和打制两种。
红山文化从内蒙古中南至辽宁西、南至河北北,其活跃与分布区均位于辽西一带,其历史可追溯至6500—5000年。
红山遗址的出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我们探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红山文化受兴隆洼、赵宝沟两个文化的影响,既有传承,也有发展,与兴隆洼、赵宝沟等地相比,红山时期的彩陶与装饰图案,在数量与品种上均有了很大提高。
从用途上看,陶瓷主要有日用陶瓷和祭祀陶瓷两种。陶系统可以划分为夹砂陶和泥质两种,其种类有泥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和泥黑陶等。
粘土与夹砂陶之间的差别在于,它们都是手工制作,通过泥圈连接和手工组合而成,而手工成型则仅用于制作小物件,这些小物件上往往会有装饰。
红山文化陶器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罐、钵、碗、斜口器、瓮、壶、杯、盆、盘、盅、器盖、器座、有彩无底筒形器、塔形器等。
其中陶罐的数量最多,种类及形制也最为丰富,有筒形罐(图一,1)、大口深腹罐、敞口斜腹罐等。
这种类型的陶器大都是比较高的,有的是开腹的,有的则是比较短的,底部比较粗的,这一类型的陶器以夹沙为主,烧成温度低,质地疏松。
钵(图一,2)、碗(图一,3)、盆和瓮的材质均为粘土,其表层打磨光滑,材质坚固,经高温锻烧,可用作食具和贮藏器。
钵体形状有斜腹、折肩式、敛口浅腹、敛口宽肩和直口深腹;碗有直腹,折腹和斜腹;陶器的数目很少,造型有开口浅腹或直肩、深腹等几种;陶坛体积大,是盛贮物品的重要容器,收口宽肩,圆肩,弧壁,平底,大多有两只耳朵。
无底筒形器多见于墓葬及祭祀场所,由于其造型及出土场所的特殊性,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
它的本体呈筒形,首尾相连,大口,直颈,鼓腹,无底,无色彩,多见于祭祀遗迹的石壁旁,也可与墓中精致的玉器结合在一起,成为随葬品,不管是用作祭祀还是陪葬,都有规则地成排摆放。
张星德先生从出土地点和形制等方面推测,红山时期的“管”形在古代多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使用的;
陈星灿也根据其形状、出土地点等多方面的原因,并与人种志及相关的文献材料相联系,推测其为红山时代的祖先所用的一种陶鼓。
关于“无底罐”的说法众说纷纭,但是“无底罐”仅在墓葬、祭祀场所发现,并非日常用品,这一看法得到了认同。
红山文化中另一种特殊类型:斜口罐(见图一、4),又名斜口缸,形制总体为箕状,腹壁斜直,小平底,口呈椭圆形,一侧高一侧渐低,有的斜口呈“心”形,有的斜口呈“门”形。
关于斜口器的使用,由于在该遗迹中的出土地点通常是在火边或房子的一角,因此被视为取火、担火和传递火的工具。
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的陶、饰进行考察,并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红山文化的陶、饰有如下特点:陶塑工艺多采用泥圈结合、手工成型等工艺,并以“之”字形图案作为装饰。
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对陶瓷造型和装饰图案的仿真试验。本次试验制陶的工艺是采用泥圈连接法和手捏合法进行;
装饰采用之字纹,分为横压竖排之字纹、竖压横排之字纹以及篦点之字纹三种,最后通过还原试验研究其展开方式。
受当时条件所限,本试验以还原陶胎技法为主,不是还原陶胎,故对陶胎的制造及选材均无特别要求。在试验之前,本研究分别以浮雕、刻划和点压三种方式进行了研究。
从现有的数据和研究来看,“之”字形图案通常都是呈薄片或尖锐的形状,材料可以是骨头,也可以是蚌,也可以是石,也可以是木头,长约6-8公分,这种类型的器物首次出土于洛阳门地区。
辐辏讹本次试验选择的是木材,由于木材材料简单,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可以做成薄片或尖头;陶泥选用塑性好的材料,便于陶模的制造;另外,还需要一些辅助的工具,如木制的垫板,木棍等;装饰的应用应选在干燥的陶器上。
第一个试验:压印。试验过程:首先是制陶,用木棒将粘土捏成一个圆饼,以此来充当器皿的底座,然后用泥条制造出一个泥环,将泥圈固定在器皿的底部。
依次将其它的泥圈连接起来,套接完成后,用木制的陶拍均匀地拍在器皿上,直到器皿成型,才能起到对器皿进行强化,让器皿表面变得光滑平坦。
第二步施加纹饰,用木片在未干的陶器上连续横向压印,具体方法是横持工具以左右两端互为支点,从器口向下移动,制成横压竖排之字纹(图二);然后把陶瓷杯置于凉爽处,让其自然干燥。
通过与考古发掘的文字图案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不管是从整个图案在陶器上的作用,或者图案的深度和风格来看,都与遗迹中的陶纹十分相似,因此推测,红山文明的文字图案可能采用了片状压印的方式。
第二个试验:刻划。试验过程和第一个试验过程大致一样,只是刻划的方法不同,这一次是用薄片刀具进行的。其原理是用纵向刀具将刀具的上部和下部作为轴垂直按压,形成垂直压力横向排列的字形花纹(如图3)。
通过观测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该试验法作用的图案与红山时期的竖向纵横排列的文字图案存在一些差异,其总体影响与红山时期的竖向横向排列的文字图案存在显著差异;
其特征表现为图案的疏密、长度,红山文化的垂直横向排列的文字图案短而密,而本次试验得到的图案却更长更少,推测其原因在于施纹的手法或工具的运用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后续的深入研究。
试验3:按压。试验过程与前面两种方法大致一样,采用尖头刀具对其进行多次点切,形成“篦点型”花纹(图四)。
通过比较发现,这三件器物上的装饰图案与红山时期的器物有很大的区别,从而得出点压也是一种常见的“之”字形。
通过对三种刻纹的试验研究发现,压印和点压所形成的“之”字形图案,与红山文化出土的“之”字形图案相似,但其刻划的作用却存在较大差异。
故我们认为,红山时期的“之”字形图案主要是按印和点压两种手法进行,其刻划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验证与探索。
本项目拟通过对各种风格的文字进行复原试验,对红山文化文字的某些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加深对红山文化文字的认知;
为深入研究红山其它类型的文字图案的雕刻技术及共性规则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挖掘红山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信息。
彩陶与装饰图案包含了丰富的考古资料,也是考古学的一个主要内容,探究它们的文化含义,就不能不研究它们的文化内涵。装饰图案是我国新石器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发明之一,也是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
对其进行研究,既能体现红山文化祖先的美学观念,又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先,从而使我们对考古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另外,施法是研究红山时代陶瓷技艺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检验其技艺水准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这一次的装饰工艺仿真试验,我们可以对红山时期的文字图案的基本制作方式以及其时代的工艺水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红山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工匠技艺的发展程度。
通过对这些图案的研究,可以揭示红山文化的起源以及与其它文化的关联,从而为认识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等文化的关联奠定基础。
因此,这种色彩绚丽的装饰图案,恰恰体现了红山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对美和创造的一种表现,也是古人留下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成果,因此,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其研究都将对红山文明乃至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工作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
当前,我国的陶器研究多以陶器的特性或加工方法为依据,以判断其所处区域的文化类别和相关的时间顺序;通过揭示陶器的产生和演化过程,比较不同考古时期的陶器的特点,判断不同的文明间的联系。
目前关于红山文化彩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的研究方面,而对彩陶施纹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红山时期的彩陶图案及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