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凤凰鱼观赏网

网红推销引发热议,信阳毛尖茶的飞速发展

04-12

网红推销引发热议,信阳毛尖茶的飞速发展

前几天某网红直播带货信阳毛尖,直播火爆,事后却惹上争议。这场直播带货额达到200万,售出的信阳毛尖小方罐,规格为50克,价格为59元,总数达到1万3千份以上。没想到由于标注产地出现四川字样,开播后被上千人举报导致直播间被官方封禁,一时间沸沸扬扬,争议不断,其间还有各种反转,难以判断事实真相。


这次事件是非对错,本文在这里不作评论,借此机会也来了解一下近年信阳毛尖茶的发展情况。信阳毛尖如何被定义?


信阳茶的茶史传承

信阳毛尖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之一,产自河南省信阳市。它以其独特的芽叶形态和清香甘醇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据考证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盛于清、发展于当代。1987年,在信阳地区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就发现有茶叶,距今已有2300多年,可见信阳饮茶历史之悠久。

《茶经》把信阳归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茶光州(今光山县)上……”。旧信阳县志记载:“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载,义阳(今信阳县)土贡品有茶。”宋代茶叶形态发生变革趋势,淮南茶区首先出现了散茶。《宋·食货志》有记载:“茶有两种,曰片茶(饼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

河南信阳南湾湖畔浉河港毛尖茶园

明代贡茶正式废团茶改散,散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信阳散茶被叫做 “芽茶”和“叶茶”。清代中期是信阳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在清末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到了清当地人把信阳的毛尖称为“本山毛尖”。又根据采制形态等,叫作针尖、贡针、白毫、以及跑山尖等等。

民国初,车云茶社到名茶产区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提倡开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贞、广益、裕申、宏济、博厚、森森、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茶产量也不断扩大。此后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入选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声名鹊起。


信阳毛尖的定义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

请注意,这里有一个重要概念——豫毛峰,称为毛峰即在采摘上多为一芽一叶,标准可与黄山毛峰对比。

到了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


信阳毛尖产区范围

信阳毛尖形成的历史上,最早生产并称为“信阳毛尖”的地域是原信阳县的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等地,五云两潭一寨这里是信阳毛尖的最早的集中产地。也是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

如今信阳毛尖种植、加工已扩至整个信阳地区。2008颁布的GBT 22737-2008 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的保护范围包括了:潢州、光山、罗山、商城、新县、固始、息县7县和浉河、平桥2区,共有128个产茶乡镇和10个茶场。也就是说2008年后,信阳市内所产的茶叶均为信阳毛尖。

工艺特征

信阳毛尖的工艺为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擀条、理条、初烘、复烘、捡剔、再复烘等11道工序。

其工艺缘起探究来自清末光绪年间,时任信阳缉私拿统领、旧茶业公所蔡祖贤,提倡开山种茶。信阳劝业所所长甘以敬积极响应,他与信阳人王子漠、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请来安徽师傅,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两年后,甘以敬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人到安徽六安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著顺、吴少堂指导种茶、制茶。

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六安瓜片的炒制方法,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2个帚把,双手各持一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最初的制作技术。在制茶方法上借鉴了六安瓜片的制茶法,直到如今手工制茶的信阳毛尖依旧使用的是帚把炒制。

帚把炒制的信阳毛尖

1911年甘以敬成立裕申茶社,在今浉河区柳林乡甘家冲丘陵地带植茶30余亩, 影响逐步扩展。信南山区民众纷纷仿效,开山植茶。“广益”“博厚”“万寿”“龙潭”“广生”与甘以敬控股的“元贞”“宏济”“裕申”形成信阳茶界著名的“八大茶社”,同时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在六安瓜片制法的基础上,又融入龙井茶的抓条、理条手法。现代信阳毛尖工艺基本成形。

信阳毛尖的成茶特征

采摘多为嫩芽

可以确信,信阳毛尖的茶树来源于安徽与浙江等地的群体种,工艺上主要吸取了六安瓜片与西湖龙井的工艺制法。


口感特点

正宗信阳毛尖有浓郁的清香,入水即沉,汤色清澈,清新淡绿,滋味鲜爽醇厚,叶底鲜绿,香高味浓,品饮后回甘持久。通常可冲泡4~5泡。

信阳毛尖的香气,可分为花香、嫩香、甜香、清香、板栗香等。花香一般指兰花香,生长在高海拔山区的信阳毛尖,会有兰花香味。由于土壤的关系,安徽常见的兰香在河南出现较少,这种香气的信阳毛尖产量较低。

其次是嫩香,此处的嫩香是指的是鲜雅的毫香,较完整的保留持嫩鲜叶原有的香味,嫩香的产生需要火候的把握。而现在许多信阳毛尖有青草味,其一是茶树品种的原因,二来是杀青温度与时间不足,以及在干燥上火候不够之故。

最后,信阳毛尖会有板栗香,又称嫩栗香,似熟板栗的那种甜香。这在制作过程中杀青较重的造成的。这种茶香更好,对工艺要求较高。传统的信阳毛尖旱茶即本地群体种,由传统的手工炒制工艺,木碳烘焙。才能炒制出浓郁的栗香。

板栗香对茶树品种有要求,必需本地旱茶茶树种,福鼎大白茶则不行。大家常说的“大清浓”(本地旱茶)与“小浑淡”(大白茶)就是此间差别。板栗香信阳毛尖特点为茶汤入口柔,苦涩低,香高味而浓,回甘绵且长


如何理解信阳毛尖的“小浑淡”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信阳毛尖变成了 “小浑淡”。不少茶商将“毛尖”从字面上误解为“尖芽”,认为芽头才是信阳毛尖的佳品。2010年以后,市面上“小浑淡”慢慢开始多了起来。



“小浑淡”其实指的是新型信阳毛尖的三个不同的方面

所谓“小”,就是形状娇小,被称为绿茶之首,信阳毛尖传统上是用一芽一叶茶树鲜叶加工而成,成品干茶细长,圆润,光亮挺拔,自身是绿茶里形状较小的品类,发展至今信阳毛尖要想形状上进一步发展,直接用纯单芽,干茶成品看起来更修长。

“浑”字意为新信阳毛尖泡制后杯内布满白毫、茶汤混浊。但信阳毛尖在生产过程中需多次揉捻、一芽一叶,成熟度好,禁得起此道工序。而用单芽头一来茶毫数量多、二嫩度大,揉捏下的茶毫易掉,泡出来的茶汤也就不通透不起来了,可以仔细看一下都是茶毫。

“淡”是指,传统信阳毛尖的以其香高,味浓,色绿,也正因为香高味浓的特点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揽得金质奖。但新出的信阳毛尖一改初衷,从香气、口感和汤色等方面均以“淡”为准。

人云亦云,信阳毛尖慢慢就被理解为了“小浑淡”。“汤越浑越是好毛尖”,“喝起来鲜爽,汤比较浑,芽小,才是信阳毛尖”,“越浑的毛尖越好”……但“小浑淡”真是好茶吗?

实际上这完全是对信阳毛尖的误解。1982年河南省供销社制定信阳毛尖地方标准,最高标准就是一芽一叶。目前市面上品质最好的明前茶种类,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大部分也是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

GBT 22737-2008 地理标志产品规定的采摘标准

如果说只是追求颜值倒也没什么,但现在“小浑淡”已经扰乱了信阳毛尖的正常市场,由于茶农把重心放在生产“小浑淡”,芽头又得用人工采摘,效率很低,这导致信阳毛尖的产量难以提升。为了降低成本,有部分不道德的茶商投机取巧,在正宗信阳毛尖还未开采时,将外地的早产茶叶炒制成芽茶,以信阳毛尖的名义低价售卖。

这样的茶叶流向市场,让信阳毛尖的品质良莠不齐,很多慕名购买的茶客初次接触便对信阳毛尖产生误解,以后不再会喝信阳毛尖。这绝对是信阳毛尖茶产业的损失。


信阳毛尖产量之谜

回到文章开头引出的话题,为什么会出现鲜叶产地的争议,乃至所谓的茶商攻击一芽一叶的说法?源头来自信阳毛尖产业的发展状况。虎山行在网上查询了近年来的信阳毛尖产量数据,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信阳毛尖产量为4万吨左右。而到了2022年3月28河南信阳日报报导:截至2021年年底,信阳全市茶园面积达216万亩,茶叶产量达8万吨,茶叶总产值达150亿元。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4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9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

2021年3月到22年3月一年间,信阳毛尖产量在报道中由4万吨上升到了8万吨,


2022-04-13信阳晚报的报道称信阳全市产量达8万吨。


2022-12-01东方今报报导,截至2021年底,信阳毛尖产量近5万吨,产值近100亿元。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大的统计差异,查阅到浉河区历年产量时找到了答案,近5万吨一直是信阳毛尖2021年之前的统计口径,为浉河区的茶叶总产量,在21年前的概念中只有浉河区的茶才被统计成信阳毛尖。2022年信阳毛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示范区获批筹建。此后统计加入了信阳所有产区的产茶量。由于统计口径没有及时统一,导致信息的混乱。

浉河区产量达到4.9万吨

这样看来信阳毛尖是不缺鲜叶的?80000吨在十大名茶中的产量算是庞大,西湖龙井核心产区年产量为500多吨,而碧螺春更少,核心洞庭山年产量为150多吨,所以一切都归集到明前茶这一原因。8万吨中夏秋茶占据一半,另一半产量中明前茶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去年干旱少雨,所有产区都面临着产量减少、鲜叶售价飙升的问题,龙井与碧螺春还好,信阳毛尖流行采芽头,这样产量更难提升了。外地鲜叶尤其是四川以及贵州广西的早生品种当然有了用武之地,毕竟信阳毛尖的售价要高很多,这与龙井茶以及碧螺春的遭遇是一个道理。

我们再看看,河南周边省份的产量,湖北茶叶总产量40.44万吨其中绿茶为25万吨,四川绿茶总产量22万吨,所以说鲜叶的流通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信阳毛尖茶名列其中。作为人类共同的遗产,虎山行在这里也希望所有攸关方都能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传承,也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喝上正宗的信阳毛尖茶。

蓝田玉玉镯一般多少钱

40种猫科动物合集